本網綜合 Catarina Demony and Bhargav Acharya 報導 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葡萄牙周日相繼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源於對加沙戰爭的失望情緒,旨在推動兩國解決方案,引發以色列的強烈抗議。
此舉使傳統上與以色列結盟的西方四國,與支持巴勒斯坦人從被佔領土建立獨立家園願望的140多個國家站在同一陣營。
鑒於英國在二戰後以色列建國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其決定具有特殊象徵意義。
首相基爾·斯塔默表示:“為重燃巴以和平希望與兩國解決方案,英國今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已達新低點。以色列政府持續升級的轟炸、近幾周的軍事行動、饑荒與毀滅性破壞,這一切都令人無法容忍。”
包括法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預計本周將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效仿此舉。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譴責了這一決定。
“我向那些在10月7日慘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的主張者發出明確警告:你們是在對恐怖主義給予巨大獎勵。”他提及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2023年襲擊以色列引發的加沙近兩年戰爭時強調。
“我還要告訴你們:此事絕無可能。約旦河以西地區不會建立巴勒斯坦國。”
據以色列統計,哈馬斯主導的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另有251人遭劫持。
以色列隨後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當地衛生部門統計的逾6.5萬巴勒斯坦人喪生(多數為平民),引發饑荒,摧毀大部分建築,並迫使絕大多數居民流離失所——其中許多人被迫多次遷徙。
巴勒斯坦人歡迎承認
“全世界每個有尊嚴的自由人都有責任支持巴勒斯坦人度過難關,英國此刻的作用正符合這一要求,”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希伯倫市巴勒斯坦居民沙拉夫·阿爾塔達表示。
哈馬斯對此舉表示歡迎,但強調必須採取“切實措施”結束加沙戰爭,阻止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
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稱,此次承認將為“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國在安全、和平與睦鄰友好中並存”鋪平道路。
斯塔默致函阿巴斯確認英國決定,指出倫敦曾在1917年支持建立猶太人祖國,同時承諾保護非猶太社群的權利。
西方各國政府正承受來自黨內人士和民眾的壓力,他們對加沙不斷攀升的死亡人數、饑餓兒童的畫面以及本國無力制約以色列甚至持續提供武器的現狀感到憤怒。
周日倫敦市民對此反應不一。
56歲的慈善機構負責人邁克爾·安格斯表示:“該地區亟需實現全面變革與和平。承認當地民眾擁有安居之地的權利,才是邁出的第一步。”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宣佈本國決定時稱,此舉將賦予尋求和平共處及終結哈馬斯勢力者力量。他補充道:“這絕非為恐怖主義正名,更非對其獎勵。”
葡萄牙外交部長保羅·蘭格爾表示,此項承認是“葡萄牙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針”。他在紐約葡萄牙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總部對記者表示:“葡萄牙主張兩國方案是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徑……停火刻不容緩。”
以色列最親密的盟友美國並未立即對三個盟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一事發表評論,但總統特朗普此前已明確表示反對此舉。
以色列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表示,他將提議內閣在另一處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約旦河西岸行使主權。此舉將意味著對1967年戰爭中奪取的土地進行事實上的吞併。
英國在歷史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1917年,英軍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耶路撒冷。1922年,在重劃中東版圖的戰後談判中,國際聯盟授予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國際委任統治權。
獲釋的英籍以色列人質艾米麗·達瑪裏的英國母親曼迪·達瑪裏周日告訴路透社,鑒於加沙地帶政府仍是哈馬斯(其使命是摧毀以色列),斯塔默正“陷入兩國方案的幻覺”。
“當人質尚未歸來、戰爭尚未結束、哈馬斯仍在加沙掌權之際,他竟在獎勵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野蠻殘暴襲擊。”
巴勒斯坦駐英代表團團長胡薩姆·佐姆洛特通過手機觀看了斯塔默宣佈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直播。
在該代表團位於倫敦的總部(可能即將升格為大使館),人們相擁相慶。
“今天是英國首相和政府代表人民站出來宣告的時刻:‘我們必須修正歷史,必須糾正錯誤’。”祖姆洛特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