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托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保護恐龍足跡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的足跡化石地點,識別出大型和中型兩種類型足跡化石,共組成4條行跡和2個孤立足跡。
其中一條中型獸腳類恐龍行跡由5個連續足跡組成,單個足跡平均長為25.25釐米,複步長達5.3米,顯示造跡者正處於高速奔跑狀態。研究人員利用目前常用的兩種方法,計算出其奔跑速度分別高達45千米/小時和41±4.9千米/小時。它刷新了全球範圍內白堊紀時期獸腳類恐龍的最快速度紀錄。
另外3條行跡和2個孤立足跡為大型獸腳類恐龍所留,單個足跡平均長44.92釐米,複步長為2.5米。造跡者處於正常行走步態,對應速度為6至8千米/小時。研究者近期對行跡起始位置覆蓋的表面泥土進行清理,已出露足跡69個,行跡長度增加至81米,為目前國內獸腳類恐龍最長行跡紀錄。
新發現的快速奔跑行跡與大型獸腳類恐龍行跡共存,研究者推測造跡恐龍之所以會快速奔跑,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捕獵食物,另一方面不排除躲避大型獸腳類恐龍的捕殺。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