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其實也在密切關注未來產業對關鍵金屬的需求。”當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鋼鐵行業需求下滑之際,原本由鐵礦石貢獻主要業績的礦業巨頭們紛紛開始佈局押注新的礦產資產。
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福德士河也不例外。福德士河集團業務增長及能源業務首席執行官葛司近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公司在澳大利亞、拉丁美洲、哈薩克斯坦、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在開展積極的勘探工作,“主要尋找的礦產產品就是銅。”
葛司同時強調,福德士河目前的投資決策非常有原則,“不是為了投資而投資,我們會評估所有的機會,從商業和戰略角度要確保這樣的投資機會會給公司帶來長期的利益,同時也會保持資產負債表的健康狀態。”
福德士河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之一,總部設在西澳大利亞。從2008年第一批鐵礦石運抵中國以來,福德士河至今已向中國出口超20億噸鐵礦石,成為中國海運鐵礦石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在過去20年的生產運營中,中國一直都是我們的最大單一市場,我估計在未來20年也會是這樣的情況。”福德士河集團金屬業務全球市場行銷總監本庫奇對記者如是表示。
2025財年,福德士河實現了創紀錄的1.984億噸鐵礦石年發貨量,同時將赤鐵礦C1現金成本降至17.99美元/濕噸。其2026財年的目標為:鐵礦石年產量將達到1.95億-2.05億噸,對其提升產能至關重要的鐵橋專案(Iron Bridge)則達到1000萬-1200萬噸。
不過,儘管鐵礦石產量創下新紀錄,同比增長4%,但受鐵礦石均價下跌等因素影響,福德士河2025年的營收下降15%至155億美元,歸母淨利潤更是下滑41%至33.7億美元。
“我們的利潤下降以及現金流的下降,實際上是因為普氏62%鐵礦石指數的下降。對於這個價格來說,我們是沒有辦法去控制的。”福德士河集團首席財務官梁婉心就此解釋稱。
值得一提的是,就鐵礦石供應而言,中國鋼鐵航母中國寶武、全球礦業巨頭力拓等主導的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專案備受關注。力拓方面最新透露,西芒杜的首船鐵礦將提前至2025年11月左右發運。
對於這一世界級大型鐵礦專案即將參與全球鐵礦石市場的供給端,本庫奇表示,在未來幾年,隨著該專案逐漸爬坡,它會有更多的量供應到市場上。“從需求的角度來說,中國市場基本上相當穩定了,我們判斷未來幾年可能都會處在這樣一個比較穩定的態勢。”
本庫奇談到,從供需角度來說,鐵礦石供應實際是有一些增加,但需求基本穩定。“這是一個很好的態勢,雖然表面上看西芒杜好像是增加了供應,但實際上我們判斷會有一些舊的供應商從此退出市場。”在其看來,這部分的退出一方面源於生產成本較高、不具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現役的一些礦山隨著採礦年份的增加,資源耗竭後會自然消退。
“未來供需狀態實際上還是趨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本庫奇同時強調,對福德士河而言,未來重點關注自身能控制的因素,“比如說我們對於成本的控制,還有一個就是我們跟客戶良好的關係,對我們繼續保持市場份額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福德士河在今年8月宣佈成功完成了總額142億元人民幣(約合20億美元)的銀團定期貸款融資。這項創紀錄的交易也標誌著澳大利亞企業首次實現人民幣銀團貸款的重大突破。
梁婉心對記者坦言,上述規模其實遠超預期,“實際的交易金額相當於原來設想的四倍。”而就這筆貸款的用途,梁婉心稱沒有任何限制,將主要用於公司日常的生產運營,以及與中國領先供應商、技術領軍企業的合作。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