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aomi Rovnick 報導 從英國到日本,各國政府財政狀況引發的擔憂不斷加劇,但目前這種擔憂主要局限於債券市場,不過大型投資者正在為這種壓力蔓延至從大型科技股到房地產和貨幣等各類資產做準備。
法國、英國和日本因財政預算緊張而引發的動盪,以及美國債務的不斷膨脹,削弱了投資者長期向政府放貸的需求。
德國和美國的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多年來的高位,目前約為 5%。國債收益率隨債券價格下跌而上升。
法國的此類借貸成本已升至 16 年來的最高水準,日本則創下歷史新高。英國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 5.5%,近期觸及 27 年來的高位,這加劇了人們對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長期借貸成本通常會影響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以及企業的融資利率。
加拿大皇家銀行藍灣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官馬克·道丁表示,財政狀況不佳的國家貨幣容易受到衝擊,他正在做空英鎊。
道丁表示:“每次收益率上升都會讓人們對經濟的信心減弱一些,這又會進一步推高收益率,最終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在經濟疲弱給公共財政帶來壓力的加拿大,30 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 14 年來的高位,而押注該國貨幣貶值的投機性交易也達到了五個月來的峰值。
2/ 歐洲動盪不安
由於法國預算風波令歐洲股市承壓,自 6 月以來歐洲股市一直落後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投資者紛紛湧入歐洲資產以分散對美國投資的風險這一趨勢已陷入停滯。
富達多資產經理喬治·埃夫斯塔托普洛斯表示:“法國引發的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法國,還影響到了歐洲其他國家。”
凱旋投資委員會成員凱文·托澤特預計,今年迄今已上漲約 13% 至 1.17 美元的歐元,目前將呈橫盤走勢。
在歐洲銀行業今年迄今已上漲 45% 且考慮到法國貸款損失風險的情況下,托澤對歐洲銀行也持謹慎態度。
3/ 科技的王冠滑落
投資者表示,鑒於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向人工智慧領域投入數十年的資金,其股價應該會對長期資本成本的變化較為敏感。
過去一個月,全球科技股的表現遜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過去 12 個月,其漲幅也落後於銀行股,銀行股因債務利率上升而利潤增加。
“我們正在關注哪些市場板塊受到長期利率的影響,”百達集團多資產聯席主管沙尼爾·拉姆吉表示,包括大型科技股、房地產和英國股票。
4/ 關注日本
由於數十年來一直通過將日元兌換成美元資產進行套利交易,日本投資者擁有超過 3 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產,並輕鬆賺取了匯率差價收益。
“他們每年的收益約為 10%,基本上風險極低、波動極小,這是一筆令人驚歎且美妙的交易,”澤諾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大衛·米奇尼森說道。
但如今,日本的通脹率飆升,市場猜測日本央行可能很快會進一步加息,這使得日元兌普遍走軟的美元匯率今年迄今已上漲約 7%。
日本投資者仍在購買海外債券,但已拋售外國股票。
阿特米斯投資主管托比·吉布表示:“我預計日本國內資金會投入國內股票。”他還補充說,自己也在增持日本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