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w Gray 報導 北約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所有北約成員國都將達到將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提升至2%的長期目標,但目前僅有三國達到北約領導人今年6月設定的新更高目標。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歐洲盟國增加國防投入以來,許多北約國家近年來大幅增加了軍事開支。
該聯盟週四的估計數據顯示,就在去年,北約32個成員國中仍有10個以上未達到2014年商定的2%目標。
2025年數據顯示所有盟國均達標,其中七國達到最低2.0%標準,其餘國家僅略高於該水準。
數據顯示,波蘭以4.48%的國防開支占GDP比例位居北約之首,立陶宛(4%)和拉脫維亞(3.73%)緊隨其後。
這些是目前唯一超過北約領導人6月在海牙峰會上商定的3.5%GDP新防務支出目標的成員國。
北約領導人同意在2035年前實現該目標,作為更廣泛目標的一部分——即將GDP的5%用於國防和安全相關投資,包括網路安全、升級道路和港口以處理重型軍事裝備等專案。
北約秘書長馬克·魯特週三在德國一家彈藥廠的開業典禮上發言時,讚揚了北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的做法,但表示將額外資金轉化為軍事能力至關重要。
“僅靠資金無法保障安全,”他在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旗下位於翁特呂斯鎮的工廠表示,“威懾力並非源於5%的投入,而是源於…對抗潛在敵人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