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間,融創中國(01918.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
財報顯示,上半年融創中國收入約為199.9億元,同比減少41.7%。對於收入減少的原因,融創中國在財報中解釋,收入的減少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收入下降所致。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環境變化,銷售市場整體大幅收縮,且若干房地產企業陸續出現的債務問題導致購房者對於期房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了新房銷售的困難。
集團現處於集中資源解決保交付工作及債務問題的階段,在新增銷售規模收縮及外部融資管道收窄等情況帶來的流動性壓力下,對已售物業專案的交付進度及新專案的開發及推售節奏產生階段性的制約。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交付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導致集團的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公司毛虧約20.8億元,虧損較2024年同期增加約14.9%;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128.1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4.4%;公司權益總額約為448.8億元,其中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約為308.5億元。
截至6月30日,融創中國的借貸總額約2548.2億元,較2024年底的2596.7億元減少約48.5億元。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44.04億元,2024年同期時還有77.3億元,受限制現金約142.3億元。
截至6月30日,融創中國到期未償付借貸本金合共約為1124.9億元,導致借貸總額本金約為853.8億元可能被要求提前還款。
上半年融創中國的合同銷售金額約235.5億元。截至6月30日,融創中國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約為1.24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為8624萬平方米),其中未售土地儲備約為0.92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為6306萬平方米)。
融創中國在財報中表示,集團積極與其他貸款人磋商借貸展期事宜,已達成貸款展期約365.8億元;此外,集團約1808.7億元的借貸由集團資產做抵押。集團正積極與其他現有貸款人進行討論,以延期、再融資或重組集團的借貸,且在集團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之前不要求立即還款。
融創中國稱,積極通過多種管道尋求新增融資或額外資金流入,包括但不限於:來自資產管理公司或金融機構新增融資、保交樓專項借貸及配套借貸、合作方業務合作、資產處置等;集團及其合營及聯營公司獲得各地政府批准的保交樓專項借款審批金額合計約為228億元,獲得銀行配套融資審批金額合計約110.8億元及獲得“白名單專案“融資審批金額約46.8億元。
此外,集團於2025年度通過引入資產管理公司合作開發專案獲得資金審批金額約52億元。集團將積極回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類扶持政策,通過各類收儲政策盤活資源,並在需要時考慮處置資產,以產生更多現金流入。
融創中國在財報中提到,2025年上半年,在23個城市完成了約1.49萬套房屋交付任務。近三年多,集團累計交付達68.3萬套,2025年下半年將繼續全力以赴,預計交付3.91萬套房屋,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集團一直在全力推進重組方案的執行落地,目前已經完成現金回購選項和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選項下的新股發行,預計將於2025年底前完成境內公開市場債務重組方案下其他選項的執行。另外,下半年將繼續加大力度推動與資產管理公司等能提供增量資金的金融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化解專案債務風險和盤活優質專案,從而支持集團運營的逐步恢復。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