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旅遊 > 文章内容 返回
船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
发布:2025-08-11

今年暑期,水路旅遊格外火熱。循著一條條航線,遊客既能領略兩岸景色之美,又能感受在地文化的魅力,還能體驗“船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浪漫和詩意。不少國內水路旅遊客運精品航線吸引了遊客競相打卡,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增長點。

“清涼之旅”成為賣點
“終於圓了打卡三峽升船機的夢,遊船上升的時候,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穩穩托起,真的有‘懸空’的感覺,非常神奇。幾十分鐘內,船體就‘爬升’了相當於40層樓房的高度。”站在巨大的船舶甲板上,望著眼前如巍峨山壁般的三峽大壩,大學生餘茗和閨蜜難掩興奮。

“不僅如此,沿線景色也非常美,碧波蕩漾,兩岸峭壁林立,船行江上,仿佛進入長江的山水畫卷,體驗到‘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太對味了。”餘茗說。

近段時間,水路旅遊持續升溫,不少航線成為國內外遊客的熱門選擇。

“截至7月,品味宋韻——運河錢塘江聯遊航線累計接待遊客超14萬人次,較上月增長超120%。在不少遊客眼中,遊船是體驗慢生活的理想載體,是在暑熱中獲得‘戶外且清涼’消夏體驗的好去處。”杭州水陸交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孫樂說。

遊船上,不同年齡段的遊客都能找到各自感興趣的遊玩內容,解鎖心中“流動的詩意”。

“長江奇跡精品航線今年上半年載客率達80%,50歲以上的遊客占比超過60%。他們很在意行程中線路設計和活動安排,傾向於選擇深度遊山玩水,更願意參與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動。得益於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遊客占比有所提升,歐美及東南亞國家的遊客成為主力。”重慶長江黃金遊輪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園園說。

長江三峽“兩壩一峽”是經典航線。湖北三峽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葉勇介紹,在這一航線上,遊客可以領略現代工程奇跡的震撼,還能感受自然、人文之美。“產品的核心消費客群是35至55歲的中生代,親子家庭占比也有顯著提升。我們發現,年輕群體熱衷沉浸式賞景,喜歡自由休閒的氛圍,還樂於為文創產品、特色餐飲消費。相較於其他旅遊方式,水路旅遊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給遊客帶去休閒自由的度假體驗,特別是對非沿海沿江地區的遊客而言,水路遊覽本身就帶有新鮮感。”葉勇說。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旅融合發展分會會長於勝英認為,水路旅遊的特點是既可以把交通工具作為旅遊目的地,如長江幹線大型遊輪、黃浦江上的主題遊輪;又可以乘坐遊船觀賞兩岸景色,特別適合城市夜遊。水路旅遊減少了遊客行走的勞累,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和移動的場景感受城市的脈動。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山水有著偏愛,水路旅遊正是把這種意境具象化了。”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環境中心旅遊交通研究室主任顧曉鋒看來,不少水路旅遊產品緊跟文旅消費的新熱點,讓遊客既能飽覽自然風光,又能沉浸式體驗航線串聯起的人文底蘊與民俗風情,大大提升了旅遊體驗的深度與滿足感。

產品突出文化特色

“船艙內主要是黑紅色調,神秘夢幻。船艙有四層,一層上演著光影舞臺劇,4段故事娓娓道來——屈原吟誦著《離騷》,穿越千年的詞句字字鏗鏘;昭君懷抱琵琶,仙姿玉容;李白舉杯邀明月,光影流轉中浮現出三峽的輪廓;還有鳳凰涅槃故事的演繹,舞蹈律動的節奏仿佛和宜昌這座城的心跳‘同頻共振’了。走上二、三層,楚地的煙火撲面而來,我們成為故事的主角,酒館老闆娘招呼我們落座,古裝扮相的大文豪‘蘇軾’和大家嘮起家常。”前段時間,趙悅登上了“楚風號”三峽遊輪,沉浸式感受楚文化雅趣。
讓趙悅難忘的古今交融之旅,是湖北三峽旅遊集團今年5月新推出的夜遊產品。“我們將文化、科技、旅遊進行了充分融合,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人物和故事,力求還原楚地市井生活,NPC互動讓遊客從‘看客’變成‘劇中人’,產品一上線就很受歡迎。”葉勇說。

“楚風號”只是眾多水路旅遊產品的縮影,如今,不少產品已經從山水觀光遊向深度體驗遊轉型,水上消費體驗場景愈發多元。

在揚州古運河的遊船上,揚州清曲、揚州彈詞、杖頭木偶等節目輪番上演;在普達措國家公園的遊船上,鍋莊表演剛剛開始,酥油茶就端上了桌;東錢湖“尋舟宋韻”航線複刻了宋代文人雅士泛舟意境,遊客可以在遊船上感受宋韻的風雅……文化元素的融入已經成為水路旅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真正的交旅融合不是交通與旅遊的簡單相加,而是讓每一條航線成為講述中國文化的載體,讓每一次航行成為文化傳承的旅程。這就需要深入挖掘江河湖海承載的歷史文脈,將地域文化融入航線設計、場景營造和服務細節中。”於勝英說。

良好的文化融合,還要觸動遊客的情感共鳴點,這方面“長江記憶號”已經收到不錯的市場回饋。

“登上‘長江記憶號’遊輪,讓我們瞬間重返20世紀80年代。從頭到尾都是復古的懷舊風,既有記憶中的老物件——搪瓷杯、鐵皮餅乾盒、縫紉機,又有芳華美妝髮廊、三峽供銷社、明珠歌舞廳等場景,還可以與扮演郵遞員、供銷社老闆的NPC互動,每一件陳設、每一處場景都藏著故事,繪製出長江邊昔日的生活圖景。”7月7日,長江流域首艘以“年代穿越”為核心定位的主題遊輪——“長江記憶號”在重慶朝天門17碼頭鳴笛啟航。登船後,70後的李欣感慨頗多,“現在的遊輪‘太會玩’了,把大家的懷舊情愫‘拿捏’得很到位,勾起了一代人的情感記憶。”

同樣是行駛在長江上的長江奇跡遊輪,將船體本身打造成一個移動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平臺。“我們與三峽博物館、樊登讀書等文化單位合作,把藏品‘搬’上游輪,打造‘江上博物館’;將蜀繡藝術融入遊輪裝修裝飾,在客房中佈置蜀繡作品;開展非遺拓印體驗活動,讓非遺可觸摸、可製作、可感受。我們還組織了‘長江奇跡:與現代重慶有關的那些故事’舞臺講演秀,以新的視角解讀長江文化。”張園園說。

“隨著近年來文旅熱、文博熱的持續升溫,水路旅遊發展迎來新機遇,融合了文化味、歷史感的產品格外受歡迎。相比傳統觀光遊輪,文化主題航線的溢價能力普遍更好,複購率也明顯更高。”一位業者觀察發現。

跨界融合深挖潛力

有業者坦言,雖然水路旅遊發展迅速,產品種類愈發豐富,但也存在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同質化等問題。

從產品供給來看,部分區域的水路旅遊存在內容重合度高的現象。葉勇舉例道,長江沿線90%的遊輪以“觀光打卡”為主,行程相似度達75%,碼頭紀念品“全國同款”占比超80%,難以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業者提到,部分航線對於文化的挖掘與呈現不夠深入,往往停留在簡單陳列或符號化展示層面。“有的遊船只是通過電子屏上的滾動字幕介紹當地的歷史,有的將非遺產品擺放在船艙,但沒有通過講解、互動等方式傳遞背後的民俗故事,遊客很難共情。”

上述問題如何解決?業者的共識是,要深植文化根脈,開發出更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創意產品,活化呈現沿線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顧曉鋒提到,成都“夜遊錦江(活水公園—東湖公園段)”就是個不錯的案例,遊客在船上品嘗火鍋的同時會與“李白”相遇。扮演“李白”的演員精通唐代的歷史、詩詞,還能現場在扇面上題詩贈予遊客,這些演員本身就是生動的“文化載體”。總體而言,水上旅遊產品不能簡單複製,應結合地方文化進行原創設計,引發遊客的情感共鳴。

深化水岸空聯動、進行跨界合作也是破局方向之一。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宏浩建議,水路旅遊可以嘗試與低空飛行聯動實現空間拓展。還可與醫療養生、教育研學、健康運動、藝術時尚等進行跨界融合。最終,通過服務分層、全季節運營、全域聯動,產生更多的情緒價值,形成可持續敘事,提升產品競爭力。

跨界的嘗試已經開始。在杭州,部分客運碼頭引入運河書房,推出走運咖啡、運河套章等特色文創產品,聯合社會各界組織公益社群活動,成為綜合性的濱水公共空間。
“我們開發了‘運河暢遊一日通’環線產品,隨停隨靠,覆蓋運河杭州段4個熱門碼頭和3條文化街區,遊客可以實現‘遊船漫行+城市漫步’的複合式體驗。我們還依託水域空間,推出水上表演、運動賽事、主題市集、水上時裝秀,將遊艇泊位與船舶轉化為表演舞臺,拓展了水路旅遊的產業邊界。”孫樂說。

提升水路旅遊吸引力,船上場景多元化也很關鍵。葉勇認為,場景化體驗創新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比如推出“楚風夜秀”“遊輪音樂派對”等,這樣可以契合更多年輕人的需求,將遊輪打造成集觀光、休閒、社交於一體的綜合旅遊目的地。“品牌的差異化塑造也很重要,要通過‘一線一主題’‘一區一特色’的精准定位,構建層次分明的品牌矩陣。”

還有業者建議,水路旅遊的持續發展要形成多方協同。“建立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協同推進的機制,在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完善、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合力。”於勝英說。

“根據以往市場情況來看,即便是在旅遊市場的淡季,水路旅遊也有相對穩定的客流量,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後續發展值得期待。”一位業者說。

來源:中國旅遊報

上一篇:探尋哥倫比亞“黃金密碼”
下一篇:多地立足自然資源營造新體驗,暑期旅遊解鎖更多玩法
相關推荐
  • 再創新高!雙節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數約12.43億人次
    链接阅读
  • “乾隆花園”將向觀眾開放
    链接阅读
  • 中柬中秋晚會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链接阅读
  • “遇·鑒”文明交流互鑒活動走進希臘和義大利
    链接阅读
  • 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建成:翻越夾金山僅10分鐘,十一試運行
    链接阅读
  • 這裏不僅有喀納斯湖、可哥托海,還有“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引來八方客——“老外”吉馬的阿勒泰
    链接阅读
  • 到“黑龍江最美江段”看兩國風景,去距哈爾濱最近國家一級口岸訪互市貿易——感受鶴崗轉型的“國際範兒”
    链接阅读
  • 到鴨綠江畔,走訪中國萬里海疆“北起點”、最大邊境城市丹東——“友誼之江” 再繪新景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