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介面行業再迎利好催化。
據最新消息,近日,湖北省醫療科技創新成果發佈會召開,宣佈湖北腦機介面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在光穀成立。此外,湖北率先發佈全國首個腦機介面醫療服務價格標準,加速技術向臨床轉化。
受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近期A股腦機介面概念股持續爆發,倍益康本周累計漲幅超21%,創新醫療周漲幅近18%,南京熊貓、三博腦科等跟漲。有券商機構指出,在技術革新和政策紅利的雙重催化下,腦機介面有望快速實現突破。
重磅宣佈
8月10日,據“中國光穀”官微消息,8月9日,湖北省醫療科技創新成果發佈會召開,宣佈湖北腦機介面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在光穀成立。
據介紹,湖北腦機介面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以“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為核心理念,將構建覆蓋“基礎研究-臨床轉化-產業應用”的全鏈條生態。基礎研究方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科研團隊將提供支持。此外,聯盟將依託依瑞德、衷華腦機等腦機介面企業,通過協和醫院等實現臨床轉化。
當前,光穀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區建設基礎:技術路徑上,形成侵入式、非侵入式雙軌並行的發展格局,包括:衷華腦機自主研發的65536通道植入式晶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聯合協和醫院完成全國首例腦腫瘤患者植入測試;依瑞德經顱磁刺激設備保有量超萬臺,抑鬱症治療產品獲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臨床應用上,同濟醫院開設華中首個腦機介面專病門診,運用非侵入式設備輔助康復,通過侵入式技術實現高位截癱患者自主喝水等功能恢復;協和醫院完成全國首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高通量腦機介面臨床手術,與衷華腦機共建聯合實驗室,重點攻關神經網路及神經調控機制。
“中國光穀”表示,下一步,將構建“1+1+N”全鏈條服務體系,通過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打造覆蓋全週期的創新生態:建設多中心臨床試驗基地,依託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臨床評價體系;打造產學研醫一體化創新中心,集成成果轉化、微納加工、數據平臺和行業交流等功能;構建產業配套支撐體系,支持企業建設研發生產基地、概念驗證中心及檢驗檢測平臺,形成從概念驗證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服務能力,推動腦機介面領域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助力湖北省搶佔腦機介面產業戰略制高點。
概念股大爆發
近期,腦機介面賽道密集迎來重磅利好政策,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日前發佈關於推動腦機介面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強調,到2027年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到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
另外,國家醫保局此前印發《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試行)》,其中專門為腦機介面新技術單獨立項,設立了侵入式腦機介面置入費、取出費等價格專案;北京、上海等地也發佈行動方案,針對腦機介面領域的監管政策、臨床試驗、產業集群等給出了明確發展方向。
受此影響,A股腦機介面概念股持續爆發,8月8日盤中,創新醫療一度漲停,本周累計漲幅近18%;際華集團周漲幅超25%,倍益康周漲幅超21%,南京熊貓、三博腦科、麒盛科技等跟漲。
值得注意的是,際華集團8月8日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8月8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目前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和業務均正常開展,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並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等規定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華創證券指出,我國腦機介面市場競爭仍處於初期,尚未進入紅海階段。據統計,目前我國腦機介面產業已有百家企業有產品進入臨床階段,但行業內大部分企業仍然規模較小。
據國金證券統計,2024年全球腦機介面市場規模達到26.2億美元,2025年有望增長到29.4億美元。據麥肯錫預測,2030—2040年僅醫療領域腦機介面全球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美元,其中嚴肅醫療150億美元,消費醫療2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大於10%。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表示,技術革新和政策紅利是腦機介面的雙重催化。在技術革新方面,神經編解碼演算法、新型神經介面、高通量晶片、柔性電極、臨床試驗等多維度技術實現突破,清華大學洪波教授表示,由其團隊研發、博睿康生產並商業化的腦機介面設備NEO今年將在國內10個中心開展臨床試驗,計畫在年底前入組30至50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植入;海外Synchron宣佈與蘋果的BCI HID協議集成,未來植入Synchron腦機介面的用戶可以直接用他們的思想控制iPhone、iPad和AppleVision Pro。在政策紅利方面,在國家層面政策基礎上,各地陸續發佈具體政策以扶持鼓勵腦機介面產業的落地,隨著人工智慧、神經生物學、感測器等技術的迭代進步和倫理規範的健全完善,腦機介面有望快速實現突破。
來源:中國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