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a Shalal 報導 從表面上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似乎正在贏得他於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挑起的貿易戰,迫使主要貿易夥伴屈服於他的意志,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兩位數的關稅,縮小貿易逆差,並每月為聯邦政府金庫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急需資金。
然而,仍存在重大障礙,包括美國貿易夥伴是否會履行投資和商品採購承諾,關稅將如何推高通脹或抑制需求和增長,以及法院是否會允許其許多臨時性關稅措施生效。
在就職日,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約為2.5%。根據各種估計,此後關稅率已升至17%至19%之間。大西洋理事會估計,隨著更高關稅於週四生效,關稅率將接近20%,這是百年來的最高水準。
貿易夥伴大多避免了報復性關稅,使全球經濟免於陷入更痛苦的貿易戰。週二公佈的數據表明,美國6月貿易赤字縮窄16%,而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縮小至21年多來的最低水準。
美國消費者表現出比預期更強的韌性,但近期部分數據表明,關稅已開始影響就業、增長和通脹。
“問題是,‘勝利’意味著什麼?”大西洋理事會經濟研究主管喬什·利普斯基表示,“他正對全球其他國家提高關稅,並以比他預期的更輕鬆的方式避免了報復性貿易戰,但更關鍵的問題是,這將對美國經濟產生何種影響。”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主管邁克爾·斯特林表示,特朗普的地緣政治勝利可能證明是空洞的。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特朗普顯然從其他國家獲得了大量讓步,但從經濟角度看,他並未贏得貿易戰,”他說,“我們看到的是,他更願意對美國人造成經濟傷害,而非其他國家願意對本國造成傷害。我認為這是一種失敗。”
凱莉·安·肖(Kelly Ann Shaw),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的白宮貿易顧問,現為阿金·古普斯特勞斯·豪厄爾與費爾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表示仍強勁的經濟和接近歷史高位的股價“支持更激進的關稅策略”。
但特朗普的關稅、減稅、放鬆監管及促進能源生產的政策需要時間才能顯現效果。
“我認為歷史將對這些政策作出評判,但他是我有生之年首位對全球貿易體系作出重大改革的總統,”她補充道。
已達成協議
特朗普已與歐盟、日本、英國、韓國、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和菲律賓達成八項框架協議,對這些國家的商品徵收10%至20%的關稅。
這遠未達到行政官員今年4月吹捧的“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的目標,但這些協議占美國貿易流量的約40%。若加上中國(目前其商品面臨30%的關稅,但可能在8月12日截止日期前獲得進一步關稅豁免),這一比例將升至近54%。
撇開協議不談,特朗普的許多關稅措施都具有不確定性。
週三,他加大了對印度的壓力,將從該國進口的商品關稅從25%上調至50%,原因是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巴西的商品也將面臨相同稅率,此前特朗普曾抱怨巴西對前領導人、其盟友賈伊爾·博索納羅的起訴。而瑞士,儘管特朗普曾對其讚譽有加,但因其領導人與特朗普的對話導致協議破裂,如今也面臨39%的關稅。
曾先後在特朗普首任政府和拜登政府任職的貿易律師瑞安·馬傑魯斯表示,迄今為止宣佈的措施未能解決困擾美國政策制定者數十年的“長期存在且政治根深蒂固的貿易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
他還指出,對於宣佈的巨額投資,包括對日本的5500億美元和對歐盟的6000億美元,缺乏具體的執行機制。
承諾與風險
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與特朗普在蘇格蘭的意外會晤中同意徵收15%的關稅後,遭到了批評者的猛烈抨擊,而她幾乎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回報。
該協議令葡萄酒生產商和農民感到失望,他們原本希望實現零關稅。法國全國乳業協會(FNIL)主席弗朗索瓦-克薩維爾·於爾德表示,15%的關稅雖好於此前威脅的30%,但仍將使乳業農民損失數百萬歐元。
歐洲專家指出,馮德萊恩的舉措確實避免了更高的關稅,緩和了與特朗普的緊張關係,避免了對半導體、制藥和汽車等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同時做出了象徵性的承諾,即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戰略商品並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貿易專家和分析師指出,履行這些承諾將由歐盟各成員國和企業自行承擔,布魯塞爾無法強制執行。
美國官員堅稱,如果特朗普認為歐盟、日本或其他國家未能履行其承諾,他可以重新徵收更高的關稅。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如何對此進行監管。
歷史給了我們警示。中國的國有經濟從未履行特朗普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定中規定的適度採購協議,而後來的拜登政府也很難對此追究責任。
“這一切都是未經驗證的。歐盟、日本和韓國將不得不弄清楚如何落實這些措施,”肖說。“這不僅僅是政府採購。還需激勵私營部門進行投資、支持貸款或採購特定商品。”
此外,特朗普單方面實施的關稅措施所依據的主要法律依據正面臨法律挑戰。其法律團隊在上訴法院口頭辯論中因其對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創新性適用遭到嚴厲質詢。該法律歷來用於制裁敵對國家或凍結其資產。裁決可能隨時作出,無論結果如何,最終都將由最高法院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