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8月7日集體小幅高開。盤初短暫盤整後,三大股指震盪下行,創指則一度跌超1.5%。午後兩市分化,滬指強勢震盪,深市弱勢震盪。
從盤面上看,稀土永磁概念午後爆發,光刻機、腦機介面、汽車晶片概念輪番沖高;醫藥股全線下挫,軍工股多數調整。
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16%,報3639.67點;科創50指數跌0.15%,報1058.21點;深證成指跌0.18%,報11157.94點;創業板指跌0.68%,報2342.86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2117只股票上漲,3084只股票下跌,平盤有216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825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7340億元增加915億元。其中,滬市成交7497億元,比上一交易日7072億元增加425億元,深市成交10758億元。
據大智慧VIP,兩市及北交所共有83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11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半導體午前走高,醫藥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在板塊方面,半導體午前走高,帶動電子板塊漲幅靠前,晶華微(688130)、富滿微(300671)、東芯股份(688110)、盈方微(000670)、大為股份(002213)等超10股漲停或漲超10%,富瀚微(300613)、南芯科技(688484)、台基股份(300046)等漲超4%。
紡織服飾震盪上行,錦鴻集團(603518)、飛亞達(000026)、萊坤通靈(603900)、雲中馬(603130)、際華集團(601718)等漲停,曼卡龍(300945)、潮宏基(002345)等漲超3%。
交通運輸走高,韻達股份(002120)、暢聯股份(603648)等漲停,申通快遞(002468)、圓通速遞(600233)、華鵬飛(300350)等漲超5%。
醫藥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千紅制藥(002550)跌停,博瑞醫藥(688166)、華海藥業(600521)、南新制藥(688189)、諾誠健華(688428)、亞太藥業(002370)等跌超5%。
鋼鐵股跌幅明顯,西寧特鋼(600117)跌超9%,翔樓新材(301160)、柳鋼股份(601003)、安陽鋼鐵(600569)、馬鋼股份(600808)等跌超1%。
電力設備表現不佳,長城電工(600192)、威騰電氣(688226)、豪鵬科技(001283)、中一科技(301150)、廈鎢新能(688778)、金盤科技(688676)、南都電源(300068)等跌超3%。
仍可積極參與近期熱點題材的輪動機會
東吳證券認為,上證指數衝擊年內新高之際,有幾個點還是需要稍微留意一下,今年最牛股短期倒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短期市場炒作情緒。同時杠杆資金時隔10年再上2萬億元,助漲的同時謹防短期引發市場波動加大,加上指數分化下的同時技術面頂背離,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壓力。
財信證券認為,以軍工、機器人板塊為核心的高端製造方向持續活躍,並且逐步往工程機械、工業母機等板塊發散,短期該方向或成為市場焦點,帶領大盤進一步打開市場高度。短期內,繼續對市場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操作上仍可積極參與近期熱點題材的輪動機會。
東莞證券表示,市場短期或存在一定的預期兌現行情,需要注意高位的震盪反復,不過在資金面支撐與基本面修復的背景下,指數中樞將逐級抬升,建議關注金融、有色金屬、建築裝飾、農林牧漁和機械設備等板塊。
國海證券表示,歷史三輪大牛市中,滬深300高點普遍集中在5300-5800點區間,本輪牛市自2024年2月啟動以來,截至2025年7月30日已上漲約25%。若延續歷史規律,滬深300從當前點位上漲至5500點仍有約32%的空間。同時,股權風險溢價尚未見底,若進一步回落至0,則全A估值仍有142%的提升潛力,表明當前市場仍處於估值修復階段。牛市啟動常與五年規劃交替密切相關,尤其是上一週期收官年和下一週期開局年,往往出現大級別行情。2024年牛市啟動,2025年為“十四五”收官之年,2026年為“十五五”開局之年,若歷史規律重現,2025-2026年或將形成主升浪。這一規律反映了政策週期對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的深遠影響。
太平洋證券表示,當前看,市場情緒延續樂觀,處於積極狀態,預計指數將震盪上行直至上破去年10月8日的高點,短線上證指數在3420點附近支持力度較強,可作為指數短線強弱的參考。目前看中長期的上漲趨勢並未打破,最近的政策傾向不斷透露出未來財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轉向居民端發力,這是未來經濟恢復潛力的基礎。如最新的生育補貼,雖然力度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開了先河的意義在於政策方向從投資端向居民端的轉變。技術層面各大指數呈現多頭形態。
中銀基金表示,短期市場在流動性的支撐下有望維持高位震盪,後續伴隨美聯儲重啟降息以及中美談判進展,市場在經歷震盪後有望進一步上漲:盈利方面,預計A股企業盈利延續築底走勢,下半年增速邊際小幅回升,中性假設下,2025年全A非金融淨利潤增速預計在1.8%左右。流動性方面,預計美聯儲有望於9月重啟降息,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窗口有望再度開啟,宏觀流動性維持充裕。在國內廣譜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居民與非銀機構對權益資產的配置需求正逐步提升,中長期資金有望進一步入市,預計微觀資金面將保持充裕。行業配置上,相對看好成長與金融板塊的表現。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