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超威半導體公司(AMD)二季度營收超預期,但未能充分展現出在AI(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競爭力。
當地時間8月5日美股盤後,AMD公佈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期間公司營收達到76.85億美元,同比增長32%,高於市場預期的74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淨利潤為8.7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6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29%。
不過,AMD二季度營業利潤率僅為12%,上年同期為22%。受此影響,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利潤同比下降31%至7.81億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至0.48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0.49美元。
業績指引方面,AMD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總營收達到87億美元,上下浮動3億美元,高於此前市場預期的83億美元。同時,公司預計毛利率將從二季度的43%升至54%。
AMD董事長兼CEO蘇姿豐表示:“我們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強勁的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伺服器和PC處理器創紀錄的銷售成績。我們在計算和AI產品組合上看到了強勁的市場需求,隨著AMD Instinct MI350系列加速器推進量產,以及EPYC和Ryzen處理器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我們有望在下半年實現顯著增長。”
AMD二季度業績概要。來源:財報
5日當天,AMD(Nasdaq:AMD)股價跌1.40%收於每股174.31美元,總市值2826億美元。今年以來,AMD股價已漲超40%。由於AI業務收入下降和淨利潤下滑,公司盤後股價跌超6%。
分業務來看,AMD數據中心業務在第二季度營收32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低於市場預期的33億美元。公司稱主要受益於對旗下EPYC CPU的強勁需求推動,抵消了MI308晶片出口中國受限帶來的影響。
蘇姿豐在財報後電話會上強調:“由於美國出口限制實際上阻止了MI308在中國的銷售,並且我們開始向下一代產品過渡,因此AI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蘇姿豐透露,由於MI308對華銷售仍在審批中,所以第三季度業績指引中並未計入MI308的收入。
蘇姿豐指出,公司最新的AI晶片Instinct MI350在訓練和推理方面可與英偉達的GB200晶片相媲美,“前十大模型構建者和AI公司中有七家在使用Instinct晶片”。AMD正在與大客戶合作洽談,擬基於公司的AI晶片構建計算集群。隨著公司提前量產MI350晶片,預計AI晶片收入將在三季度增長,全年AI收入“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
除了與AI晶片龍頭英偉達競爭的GPU晶片以外,CPU晶片也是AMD數據中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姿豐表示:“近期,一些公司公佈的雲計算資本支出數據表現非常樂觀,這不僅反映了對GPU的強勁投資,其實也包括了相當可觀的CPU支出。”
其他業務方面,第二季度,主要為電腦提供晶片的客戶端業務營收維持了高增速,同比增長67%至創紀錄的25億美元,與市場預期一致,AMD稱其主要得益於對新一代Zen 5架構的AMD Ryzen桌面處理器需求旺盛,以及產品組合結構優化。遊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3%至11億美元,主要受益於半定制產品營收增長和對AMD Radeon GPU的需求強勁。
而在嵌入式業務方面,AMD營收繼續下滑。嵌入式業務部門該季度的收入為8.24億美元,同比下降4%。
此前,7月中旬,據央視新聞,據美國消費者與商業頻道、彭博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美晶片公司超微半導體(AMD)稱,將很快恢復向中國市場交付其人工智慧晶片MI308。同時,美國對英偉達一款晶片作出了類似決定。
據報導,超微半導體發言人7月15日表示,美國商務部告知該公司,MI308產品的許可申請將進入審查程式。
今年5月,AMD首席財務官Jean Hu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由於美國4月發佈的新一輪晶片出口管制,預計公司2025年營收將減少15億美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