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3 日消息,據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官網,當地時間 22 日,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此項決定意味著,每年春節這一天,聯合國都將儘量避免安排會議活動。有分析稱,這一舉措不僅表達了聯合國對中華文化傳統的尊重,也體現出對這一重要傳統節日的認可。
作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春節象徵著闔家團圓、辭舊迎新,同時,春節在世界範圍內也深受人們的熱愛,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種形式慶祝春節,在全球許多國家,中國春節都已擁有“官方身份”。
新加坡民眾慶祝春節。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截圖
亞洲多國:重要傳統節日
新加坡以其多元文化而聞名,作為一個華人占多數的國家,春節這一習俗隨著早期華人移民的到來,早已根植在新加坡人的心中。作為國家法定節日,每年春節當地人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諸如在牛車水倒計時迎新祈福、和家人朋友品嘗“撈魚生”等,人們通過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共度春節時光。
在新加坡的近鄰馬來西亞,春節也被列為公共假期。尤其是在華人社區,當地民眾除了傳統的吃團圓飯、貼春聯等慶祝方式外,“撈魚生”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
資料圖:馬來西亞吉隆玻一商場內具有中國元素的春節裝飾。趙勝玉 攝
不僅如此,每逢春節,馬來西亞還會出現類似“春運”的大堵車,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報導,在2022年春節假期開始前,馬來西亞多地在外工作的民眾為了回鄉慶團圓,造成各主要大道車流量激增,有的車龍甚至長達數公里,而長途巴士車站、火車站等,也擠滿了回鄉人潮。
在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朝鮮半島和越南,春節都是一場充滿傳統儀式、家庭團聚和文化慶典的盛大節日。
在朝鮮和韓國,春節都是法定節日,人們通常會在這天祭拜祖先和新年行禮,特別是晚輩向長輩行大禮,寓意平安度過冬天、迎來新的一年。
在越南,春節被稱為元旦節或簡稱“節”,是越南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即使曾被法國殖民統治長達數十年,但春節仍是越南民眾心中最為隆重的節日,人們會進行祭祀、燒紙錢和祈禱,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好運,女性還會穿著傳統服裝“奧黛”,迎接新年到來。
同在東南亞的印尼和文萊也都將春節定為法定公共假期,形成了以當地華人群體為主導,各族群共同參與的多元共生局面,也為春節的多樣化增添了新鮮元素。
近年來,隨著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春節的大家庭也迎來了一些“新成員”。
2023年1月20日晚,加拿大多倫多,當地華人兒童在“星動多倫多”春節聯歡晚會上吟唱唐詩宋詞。
加拿大於2017年正式將春節設立為國家法定節日,當地華人社區在新春時節都會舉辦慶祝活動,各級政府官員和當地民眾也積極融入其中,官員還會現場派發紅包等祝福物品,一道分享喜慶。
在蘇里南,春節已經成為各族群民眾歡慶的節日。2014年,蘇里南正式將春節納入法定節假日之列。蘇里南的華人團體通過舉辦盛大的春節宴會,吸引中外人士共同慶祝,與此同時,當地各級政府官員以及各界人士也會積極參與春節廟會和大型春節文藝晚會等慶祝活動。
國家層面外,近年來,在一些國家的地方層面,春節也獲得了“官方身份”。
2018年8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正式將春節列為加州的法定節日,並鼓勵學校和教育機構積極舉辦活動,以推廣和傳承春節文化傳統。
每年春節時,三藩市唐人街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包括花車巡遊、華埠小姐選美等,成為當地民眾以及遊客的一道“新春盛宴”,這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歡樂的文化體驗,也為春節文化在美國的傳播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1年2月10日,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為中國春節點亮紅色燈光。
在美國最大城市紐約,中國春節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23年2月2日,紐約市議會全體議員大會通過“農曆新年決議案”,正式將農曆新年定為紐約市的法定假日。
類似的還有巴西裏約州,該州在2016年10月通過法案,正式將春節列為州官方節日,每年二月還是該州的“中國新年紀念月”。
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約20個國家和地方層面,將中国春節正式確立為法定節日。“官方身份”的加持,使得春節文化得以超越傳統的華人社區,更廣泛地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
這也標誌著中國春節已經不再局限於特定族群,而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文化盛事,為各國社區帶來了更多的歡樂體驗和文化交流的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