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億美元基金中僅1%-2%為投資?美歐之後,美日也就貿易談判核心條款扯皮了。
據央視新聞,美日此前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將對包括汽車在內的日本商品統一徵收15%關稅,低於此前特朗普威脅的25%稅率。作為交換,日本承諾設立規模高達5500億美元的基金用於對美直接投資,投資方向將由美方主導。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稱,該基金的資金將包括“股權、貸款和貸款擔保”,投資方向將由美方主導,美國將獲得該投資90%的利潤。協議明確,這些資金將投向美國戰略工業基礎的復興,包括能源基礎設施和生產、半導體製造和研發、關鍵礦產開採加工、醫藥和醫療產品生產,以及商業和國防造船等領域。
但日方卻有不同解讀。
日本政府首席談判代表赤澤良聖週六在接受採訪時澄清,在日美最新達成的5500億美元基金中,真正的投資僅占1%-2%,其餘資金將以貸款形式提供。在投資收益分配上,美日將按照90:10的比例分成,而非日本最初提議的50:50比例。
赤澤良聖強調,這並非將5500億美元現金直接輸送至美國,而是通過不同金融工具的組合實現。對於佔據基金主體的貸款部分,日本將收取利息。在貸款擔保方面,如果沒有違約發生,日本僅收取擔保費用。
赤澤良聖坦承,儘管放棄了最初提議的50:50分成比例,但日本的損失”最多只有幾百億日元”。而通過該協議中的較低關稅稅率,日本預計將節省約10萬億日元(680億美元)。
執行細節仍待明確
日美協議的具體實施細節仍不明朗,包括新關稅稅率的生效時間和新投資工具的啟動日期。目前雙方尚未簽署聯合檔,僅有白宮發佈的情況說明書。
赤澤良聖表示希望在特朗普任期內落實這筆5500億美元資金,其透露了執行策略的考量:
如果要求制定聯合檔,美方可能要求”檔制定後再降低關稅”。
為避免浪費時間,我們將要求他們儘快發佈行政命令降低關稅,而不管檔如何。
投資專案的受益範圍也不限於日美兩國企業。赤澤良聖舉例稱,一家在美國建廠的中國臺灣半導體公司(臺積電)也可能獲得支持。
日本方面指定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貿易保險(NEXI)作為主導專案融資的政府支持機構。據數據顯示,截至3月的財年,JBIC約77%的資產為貸款,6.6%為貸款擔保。
特朗普政府此前將日美協議視為其他國家的潛在範本。周日,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歐盟大部分出口商品將面臨15%關稅,歐盟則承諾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但對於藥品和鋼鋁關稅等核心細節條款,美歐雙方“各執一詞”。
來源:中國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