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4日美股盤後,英特爾發佈了第二財季業績:期內營收129億美元,同比持平,超出之前指引的上限;淨利潤虧損29億美元,同比下降81%,連續第六個季度虧損,創下35年來最長連續虧損紀錄。期內毛利率下降至27.5%,上年同期為35.4%。
英特爾預計三季度營收126億-136億美元,毛利率為34.1%,稀釋後每股收益為-0.24美元。維持全年淨資本開支預期在大約80億-110億美元不變。
具體業務部門方面:二季度,PC事業部營收為79億美元,下降了3%;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事業部營收為39億美元,上升了4%;代工業務營收為44億美元,上漲了3%;其他業務為11億美元,上升了20%。
與英偉達和AMD相比,英特爾在人工智慧時代明顯落後了,且短期內還看不到更多利好消息。整體上來說,投資者對英特爾這份財報不滿意。英特爾股價盤後大跌了4.64%。總市值又回到1000億美元以下。
今年三月份上任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正在帶領英特爾進行艱難的重組和改革。
陳立武在員工內部信中表示,公司在實施縮減約15%的員工總數的計畫,預計通過人員縮減及自然減員,年底全球員工總數將降至約75000人。英特爾已在第二季度完成了大部分的人員調整,精簡約50%的管理層。同時,公司正按計畫推進9月回歸辦公室的政策,各辦公地點現正在完成必要調整,以確保進入全面運營狀態。
他表示,所有這些推行的舉措旨在提升組織效率並重塑公司的文化。英特爾將成為一家更快速、更敏捷、更有活力的公司。
對於英特爾過去幾年在全球多地投建的晶片代工廠,陳立武則表示要以全新的思路來打造代工業務。
他直言不諱地稱:“過去幾年間,我們進行了過多投資。這導致我們的工廠佈局變得不必要地分散,產能也未被充分利用。現在,我們需要及時調整方向。”
因此,英特爾決定將不再推進此前在德國和波蘭規劃的專案。計畫將哥斯大黎加的封裝測試業務整合至公司在越南和馬來西亞的規模更大的生產基地當中。哥斯大黎加仍將是英特爾一個重要的大型基地,是核心工程師團隊和公司職能部門所在地。與此同時,英特爾正進一步放緩美國俄亥俄州工廠的建設進度,該工廠耗資280億美元,以確保支出與需求相匹配——同時保持靈活性,以便在贏得更多新客戶時能夠加速推進。
陳立武明確表示“不再有空白支票”,徹底否定了前任“建好就會有人來”的激進擴張策略。
對於代工晶片制程方面,陳立武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推進18A制程的大規模量產。英特爾18A和18A-P制程節點是英特爾產品的關鍵技術支柱,將在未來十年持續推動可觀的晶圓產能。首款採用18A制程的Panther Lake處理器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英特爾18A工藝一直沒有接到外部客戶訂單,主要是英特爾自家產品自用。陳立武表示,隨著英特爾自身產品的大規模量產,並向重要客戶完成交付,制程代工對外部客戶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
對於接下來的14A工藝,陳立武表示,公司正與大型外部客戶緊密合作,從頭開始將14A打造為代工節點。今後,公司對14A的投資將基於客戶確認的承諾和訂單。
“每筆投資都必須具備經濟合理性。我們將按客戶所需及時開發和調整技術、構建產能,並通過始終如一的執行力贏得客戶信任。”陳立武表示。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