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收購初創公司,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加碼AI(人工智慧)硬體。
當地時間7月22日,亞馬遜宣佈收購AI可穿戴設備初創公司Bee AI。亞馬遜發言人Alexandra Miller表示,作為交易的一部分,Bee AI的所有員工都收到了加入亞馬遜的邀請。不過,交易尚未完成,雙方沒有透露具體的交易條款。交易完成後,Bee AI旗下的AI手環將加入亞馬遜的硬體產品集。
Bee AI的聯合創始人Maria de Lourdes Zollo在公告中寫道:“當我們創立Bee時,我們希望看到一個AI真正個性化的世界,技術能夠與你一同學習,理解並提升你的生活。我們擁有出色的團隊和社區,如今,最初的夢想在亞馬遜找到了新的歸宿。”
公開資料顯示,Bee AI由Maria de Lourdes Zollo和Ethan Sutin成立於2022年,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三藩市的AI可穿戴初創公司。公司獲得了1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在去年7月由Exor集團領投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700萬美元。
去年11月,Bee AI推出的AI可穿戴設備Bee開始上市,售價49.99美元。從外形來看,Bee就像一塊智能手環,內置兩個麥克風,能夠即時轉錄並分析用戶的對話,在關聯應用中提供會議紀要、聊天重點和“每日回顧”等。目前,該產品在Bee AI官網上接受預訂,將從今年9月起在美國發貨。
和其他競品相比,Bee AI的設備售價相對較低,更容易被用戶接受。近兩年來,Rabbit和Humane AI等AI可穿戴設備初創公司也曾嘗試打造類似的產品,但至今未能取得廣泛成功。
另一邊,對於亞馬遜來說,本次收購體現了公司加碼AI硬體的決心。此前,亞馬遜曾推出過自研腕戴式可穿戴設備Halo Band系列,將其定位為羽量級健康追蹤器,結合訂閱服務與手機應用使用,依靠AI實現語調分析功能。不過,由於市場入局較晚和產品體驗等問題,Halo Band系列已於2023年8月停止服務。
隨著科技巨頭之間的AI競賽愈演愈烈,亞馬遜重新展現出對AI硬體和相關技術的重視。今年2月,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自2014年發佈以來首迎重大更新,成為了被稱為“Alexa+”的新版AI智能體。據介紹,Alexa+使用了多個AI模型,包括亞馬遜自研的Nova模型,以及由亞馬遜支持的AI初創公司Anthropicd的Claude模型等等,可以執行購物等日常任務並具有視覺功能。
分析指出,收購完成後,亞馬遜可能會將Bee AI的語音識別技術融入未來的Alexa設備中。不過,亞馬遜或將需要處理用戶資訊安全問題。Bee AI在現行的隱私政策中表示,用戶可以隨時刪除其數據,並且公司不會保存、長期存儲或使用錄音進行AI訓練。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隱私政策是否會發生改變。
22日當天,亞馬遜(Nasdaq:AMZN)股價跌0.83%收於每股227.47美元,總市值2.41萬億美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