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兩大化工巨頭同日下調今年全年盈利預期。
當地時間7月11日,巴斯夫表示,地緣政治和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化學品需求產生了重大影響,公司為此下調了全年收益預期,預計2025年全年不計特殊專案的EBITDA在73億至77億歐元之間(此前預計80億至84億歐元);自由現金流仍在4億至8億歐元之間。
當日,巴斯夫還披露了最新財務數據,預計其2025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1%至157.7億歐元;不計特殊專案的EBITDA為17.7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9.6億歐元;淨利潤為0.8億歐元,遠低於分析師的預期4.1億歐元和去年同期的4.3億歐元。巴斯夫表示,銷售額下降主要受匯率波動以及化學品價格下跌影響。
同日,科思創也下調全年EBITDA預期至7億至11億歐元之間(此前預計10億至14億歐元),自由經營現金流在負4億至1億歐元之間(此前預計0億至3億歐元)。
化工行業是歐盟的第四大製造業,直接雇員近120萬人,但在過去20年裏,受高昂的能源價格、全球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歐盟全球化學品市場份額幾乎減半。
為加強化工行業的競爭力和現代化發展,歐盟委員會近日公佈了一項《化學工業行動計畫》,旨在解決能源成本高昂、需求疲軟等問題,同時促進對該行業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投資。
具體措施包括建立一個關鍵化學品聯盟,以應對化工行業產能關閉的風險,並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以確保公平競爭;迅速實施負擔得起的能源行動計畫,以幫助降低高昂的能源和原料成本;強調財政激勵措施和稅收措施,以促進對清潔化學品的需求等。
該計畫還附有一份《化學品簡化綜合法案》,意在進一步簡化歐盟關鍵化學品立法,包括簡化危險化學品標籤規則;澄清歐盟化妝品法規以及簡化歐盟化肥產品的註冊等。歐盟委員會預計這些措施每年將為化工行業節省至少3.63億歐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