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hristoph Steitz 報導 蒂森克虜伯公司和德國金屬工業工會週六表示,雙方已就縮短工時、降低獎金支付以及關閉部分工廠達成一致,這是對德國最大鋼鐵製造商進行重組並為其獨立未來做準備的一部分舉措。
與鋼鐵工人的協議標誌著蒂森克虜伯重組邁出的重要一步,在此次重組中,這家昔日的德國工業巨頭計畫轉型為控股公司。此前,管理層與勞工代表之間再度出現緊張局勢。
他們表示,新的集體談判協議將於 2030 年 9 月 30 日到期,該協議在蒂森克虜伯鋼鐵部門 TKSE 的實施必須得到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成員的批准,並且還取決於該部門未來融資方案的達成。
一位知情人士稱,經過數日不間斷的談判達成的這項協議每年將節省超過 1 億歐元(約合 1.17 億美元)。
TKSE 負責人力資源的董事會成員迪爾克·舒爾特週六對記者表示,這項全面協議是該集團歷史上“規模最大的”。
該協議是在蒂森克虜伯宣佈將裁減或外包其鋼鐵歐洲公司(TKSE)多達 11000 個工作崗位(約占 40%),並將年產能從 1150 萬噸降至 870 萬至 900 萬噸之後達成的。
蒂森克虜伯集團監事會成員、集團工會主席泰金·納西科爾表示:“我們已經到了忍耐極限,只在確實必要的情況下才做出讓步,以保住工作崗位和生產設施。”
納西科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現已為公司憑藉自身力量擺脫困境創造了條件。”
蒂森克虜伯原本希望在夏季達成有關重組的協議,雙方的目標是在 9 月底前敲定當前的協議。
達成工資協議被視為蒂森克虜伯在按計畫向捷克億萬富翁丹尼爾·克雷廷斯基出售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TKSE)額外 30% 股份之前必須跨越的關鍵障礙。該投資者已通過一家控股公司持有 20% 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