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han Ahlander 報導 瑞典和挪威最北端的兩個小型太空港正競相發射首顆從歐洲大陸升空的衛星,該地區正尋求減少對美國企業的依賴。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烏克蘭戰爭促使歐洲在國防和太空運營等多個領域加快獨立能力建設。
鑒於對埃隆·馬斯克(特朗普曾是其盟友)可能限制烏克蘭獲取SpaceX公司7000顆Starlink衛星(對該國通信至關重要)的擔憂,歐洲正緊急尋求替代方案。
但這座山峰難以逾越。
2024年,美國共進行154次硬體發射任務,而歐洲僅完成3次。歐盟研究顯示,去年全球公共部門對航太專案的投資總額達1430億美元,其中歐洲僅占10%。
向低地球軌道衛星的趨勢——這類衛星成本更低、連接更優,但需部署更大數量以實現最大覆蓋範圍——也帶來了挑戰。
高盛報告估計,未來五年內可能發射7萬顆低地球軌道衛星,較當前水準增長十倍。
“我們在與埃隆·馬斯克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失利……我們必須擁有自主發射能力,”歐盟國防與空間事務專員安德魯斯·庫比留斯對路透社表示。
“因此,在歐洲大陸(包括瑞典和挪威)發展發射能力至關重要。”
歐洲唯一的航太發射場位於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距離巴黎約7000公里(4350英里)。今年早些時候,歐洲從那裏成功發射了新型阿麗亞娜6號火箭,距其委託建造已逾10年,比原計畫晚了5年。
儘管阿麗亞娜6號火箭的單次發射載荷量大於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但它不可重複使用且單次發射成本更高。此外,它遠不足以滿足歐洲未來幾年在商業和軍事方面的需求。
這就是北歐新興航太發射場發揮作用的地方。
稀有優勢
位於北極圈以北200公里處,靠近瑞典、芬蘭、挪威和俄羅斯邊境交匯處的埃斯蘭格航太中心,在歐洲獨樹一幟,擁有5200平方公里(2008平方英里)的無人居住土地。
該中心被沼澤地、河流環繞,遠眺瑞典最高峰的積雪峰巒,毗鄰擁有世界最大地下鐵礦之一的基律納市,可便捷利用鐵路和機場。
該區域面積超過倫敦的三倍,僅與航太發射場和瑞典原住民薩米人的馴鹿群共用,因此非常適合回收火箭部件。該地區光污染極少,且易於關閉空中交通。
“這裏擁有如此廣闊的陸地面積,這在其他地方是獨一無二的,”埃斯蘭格航太中心主任倫納特·波羅瑪表示,該中心目前有約130名員工。
埃斯蘭格航太中心隸屬於瑞典國家航太公司,成立於1964年,並在數年後發射了首枚探空火箭(一種不進入軌道的科研火箭)。2023年,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為其揭牌,使其成為歐洲大陸首個軌道發射基地。
軌道發射的準備工作已全面展開,新的更大發射台、機庫和研究設施正在建設中。
與挪威北部安道爾航太港共同構成歐洲未來數年實現獨立太空准入的最佳希望。安道爾航太港由挪威國家控股,國防企業康斯伯格(Kongsberg)持有10%股份。
今年3月,安道亞航太港成功進行了德國初創企業ISAR Aerospace研發的小型火箭首次測試發射,該火箭可攜帶約1000公斤(2205磅)的有效載荷。火箭飛行30秒後墜入海中,此次發射被視為成功。
ISAR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丹尼爾·梅茨勒(Daniel Metzler)表示,過去六個月來自國防部的興趣巨大,ISAR的飛行任務已排滿未來數年,甚至在首次成功軌道發射前便已如此。
“坦率地說,我認為最大的推動力可能是特朗普再次當選。因此,特朗普可能為歐洲國防所做的貢獻比任何歐洲政客都多。這確實營造了一種巨大的緊迫感,”他說。
ISAR計畫於明年開展首次商業飛行。
激進的時間表
本月曾接待北約代表團訪問的安道爾島(Andoya)擁有每年30次發射的許可證。埃斯蘭格(Esrange)尚未設定固定目標,但也將滿足北約對快速發射能力的重要需求。
與安道爾島不同,埃斯蘭格選擇使用現有硬體,與美國火箭製造商Firefly和韓國的Perigee簽訂合同,使其擁有多個潛在選項。
Firefly計畫自2026年起從埃斯蘭格發射,其快速回應服務旨在能在24小時內將火箭送入太空,以滿足緊急需求,例如替換故障衛星。
“我認為歐洲需要考慮類似甚至更激進的時間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約官員表示。
所有火箭供應商均在研發部分可重複使用火箭,其中ISAR的火箭將於埃斯蘭格進行測試。
但各領域仍需大量工作。
“你需要先建立所有技術系統,隨後將進行大量測試和試驗,”埃斯蘭格的波羅瑪(Poromaa)表示。“大約一年內,整個基地應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