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ocky Swift 和 Johann M Cherian 報導 週二全球股市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漲,投資者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最新變化泰然處之,而日元則因日本商品面臨 25%的關稅而下跌。
特朗普週一給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 14 個國家發出了信函,宣佈對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
然而,與三個月前“解放日”之後市場出現的大幅下跌相比,此次市場反應總體上較為謹慎,因為市場預期各國會在新的 8 月 1 日最後期限之前努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歐洲斯托克 600 指數在接近持平的水準上波動,歐元上漲 0.4%,有消息稱,歐元區不會收到有關提高關稅的信函,且歐盟可能在週三達成貿易協議。
儘管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不大,但 Capital.com 的高級市場分析師丹妮拉·哈索恩(Daniela Hathorn)表示,謹慎樂觀地認為可以達成一項初步協議,以避免立即加征更高的關稅。
這樣的協議將為旨在解決歐盟與美國之間更廣泛貿易爭端的持續談判奠定基礎,提升歐洲股市和歐元的風險偏好。
在大西洋彼岸,追蹤華爾街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期貨在前一交易日的恐慌性拋售之後企穩。
高盛上調了對基準指數的回報預期,稱美國利率下調的預期以及大型藍籌股基本面持續強勁是其樂觀展望的關鍵驅動因素。
不過,自特朗普於 4 月將與貿易夥伴之間所有所謂的互惠關稅上限設定為 10%,為期三個月以留出談判空間以來,貿易方面缺乏進展一直籠罩著市場。
然而,目前僅與英國和越南達成了兩項協議。今年 6 月,華盛頓和北京就關稅稅率等達成了一項框架協議,恢復了兩國貿易戰中脆弱的休戰狀態。
人們擔心特朗普這種反復無常的決策風格可能會讓企業投資望而卻步,阻礙全球經濟的增長,並加劇通脹壓力。這也會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等央行的工作變得複雜,這些央行目前在貨幣政策方面採取的是觀望態度。
對亞洲徵收關稅
東南亞最大的幾個經濟體是美國加征關稅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日本首相石破茂稱 25% 的漲幅令人深感遺憾,並表示日本將繼續與美國進行談判。泰國財政部長披猜·春哈瓦吉拉表示,泰國正在準備一項後備計畫,以應對美國對其出口產品徵收 36% 的關稅。
週二,貿易協議的希望提振了投資者對地區資產的風險偏好。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除日本外亞太地區最廣泛的股票指數上漲 0.6%,而日經指數扭轉早盤跌勢,最終上漲 0.26%。
韓國股市錄得兩周來最大單日漲幅,韓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0.6%。
出口依賴型的日本,其日元兌美元匯率在觸及兩周低點後趨於穩定,但兌其他多種貨幣仍在持續走弱。
在其他市場,澳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0.8%,此前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維持利率不變,出乎市場預期。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將現金利率維持在 3.85% 不變,這令市場大感意外,因為市場此前確信會降息。澳儲行表示,董事會多數成員希望等待更多資訊,以確認通脹確實在放緩。
在大宗商品方面,美國原油價格下跌 0.6%,至每桶 67.5 美元,此前在週一曾飆升近 2%。
傳統的避險資產,如黃金價格以及歐洲和美國的政府債券收益率,普遍表現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