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ucy Craymer 報導 新西蘭週三公佈了其 30 年國家基礎設施計畫草案,該草案強調該國需要在醫院和電力生產方面加大投資,並為應對國家災難增加支出做好準備。
該計畫旨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準備工作,並引入一種較少受政治因素驅動的基礎設施投資方式。批評人士稱,受選舉週期影響,基礎設施投資時斷時續,這給大型專案帶來了高昂的成本。
新西蘭基礎設施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傑夫·庫珀表示:“我們希望國家基礎設施計畫能幫助各方就我們的需求領域以及新西蘭民眾能夠承受的範圍達成共識,為當屆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決策提供指導。”
該草案計畫指出,該國需要建立負擔得起且可持續的資金機制,簡化新基礎設施建設流程,優先維護現有基礎設施,並在專案獲得資金支持前對其準備情況加以評估。
報告還指出,儘管新西蘭在基礎設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方面在經合組織中處於前 10%,但其並未獲得應有的回報。
根據該計畫,為滿足需求,年度資本投資需從目前約 200 億新西蘭元(約合 120 億美元)增加到 2050 年代的略高於 300 億新西蘭元。
新西蘭政府已概述了加強本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計畫,今年早些時候還主辦了一場基礎設施投資峰會,以促進外國對該國基礎設施的投資。
基礎設施部長克裏斯·畢曉普表示:“政府決心改善新西蘭的基礎設施體系,並與業界和其他政黨合作,就哪些方面需要變革達成廣泛共識。”
最終確定的計畫預計將於今年年底發佈,並將於 2026 年初在議會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