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teve Holland, Andrew Mills and Parisa Hafezi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週一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已達成全面停火協議,這可能結束為期12天的戰爭,該戰爭導致數百萬人逃離德黑蘭,並引發了對該戰亂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的擔憂。
但以色列方面未予確認,以色列軍方稱週二淩晨檢測到從伊朗發射的導彈朝以色列方向飛來。
“防禦系統正在運作以攔截威脅,”以色列國防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以色列在上週末與美國聯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此前以色列指控德黑蘭正接近獲得核武器。
“假設一切按計畫進行,而它確實會,我希望祝賀以色列和伊朗兩國,因其具備結束所謂‘12天戰爭’所需的毅力、勇氣和智慧,”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臺上寫道。
儘管一名伊朗官員此前確認德黑蘭已同意停火,但該國外交部長表示,除非以色列停止襲擊,否則不會停止敵對行動。
阿巴斯·阿拉奇週二早些時候表示,如果以色列在週二德黑蘭時間淩晨4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030)之前停止對伊朗人民的“非法侵略”,伊朗無意繼續其回應。
自那時以來,未報告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任何襲擊。
“關於停止我方軍事行動的最終決定將稍後作出,”阿拉奇在X平臺上發文補充道。
一名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特朗普在與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的通話中促成了該協議,以色列同意停火的前提是伊朗不再發動進一步襲擊。
特朗普似乎暗示,以色列和伊朗將有時間完成正在進行的任務,屆時停火將分階段開始。
伊朗否認曾擁有核武器計畫,但最高領袖阿裏·哈梅內伊曾表示,如果伊朗想擁有核武器,世界領導人“無法阻止我們”。
以色列並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是中東地區唯一被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以色列對此既不否認也不確認。
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本·阿蔔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在與伊朗官員的通話中促成了德黑蘭的同意,一位參與談判的官員週二向路透社透露。
白宮官員稱,美國副總統JD·範斯、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和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與伊朗方面保持了直接和間接聯繫。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以色列駐華盛頓大使館均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數小時前,三名以色列官員已暗示以色列正尋求儘快結束在伊朗的行動,並已將這一資訊傳達給美國。
據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臺報導,內塔尼亞胡已指示週二早些時候結束討論的政府部長們不要公開發表言論。
市場對這一消息反應積極。
標普500指數期貨週一晚間上漲0.4%,表明交易員預計美國股市週二開盤將上漲。
週二亞洲早盤交易時段,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至逾一周低點,因特朗普表示已達成停火協議,緩解了市場對該地區供應中斷的擔憂。
戰鬥結束了嗎?
該地區似乎尚未恢復平靜。
以色列軍方在不到兩小時內向伊朗首都德黑蘭部分地區居民發佈了兩份疏散警告,一份於週一晚間發佈,另一份於週二淩晨發佈。
以色列軍隊電臺週二淩晨報導,由於擔心敵方飛機入侵,南部戈蘭高地地區觸發了警報。
週一早些時候,特朗普表示,他將鼓勵以色列朝著和平方向前進,此前他駁回了伊朗對美國空軍基地的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並感謝德黑蘭提前通報了襲擊行動。
他稱伊朗向美國空軍基地發射了14枚導彈,稱這是“一個非常弱的回應,我們預料到了,並且非常有效地進行了反擊”。
伊朗對此次襲擊的處理方式讓人聯想到此前與美國和以色列的衝突,德黑蘭試圖在通過軍事回應維護顏面與避免引發無法承受的升級迴圈之間尋求平衡。
德黑蘭似乎已實現這一目標。
伊朗的襲擊發生在美國轟炸機於週末對伊朗地下核設施投下3萬磅穿透炸彈之後,以色列也參與了空襲行動。
德黑蘭1000萬人口中的許多人已在數日轟炸後逃離。
特朗普政府堅持稱其目標僅限於摧毀伊朗核計劃,而非開啟一場全面戰爭。
德黑蘭似乎已實現這一目標。
伊朗的襲擊發生在美國轟炸機於週末對伊朗地下核設施投下3萬磅穿透炸彈之後,以色列也參與了此次空襲。
德黑蘭1000萬人口中的許多人已在數日轟炸後逃離。
特朗普政府堅稱其目標僅限於摧毀伊朗核計劃,而非挑起更廣泛戰爭。
“伊朗曾非常接近擁有核武器,”副總統JD·範斯在福克斯新聞《佈雷特·拜爾特別報導》節目中接受採訪時表示。
“如今伊朗憑藉現有設備已無法製造核武器,因為我們已將其摧毀,”範斯稱。
特朗普援引情報報告稱伊朗接近製造核武器,但未作進一步說明。然而,美國情報機構今年早些時候評估稱伊朗並未製造核武器,且上周有接觸美國情報報告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該評估並未改變。
但在周日的社交媒體帖子中,特朗普談到了推翻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一直是華盛頓在中東主要對手的強硬派宗教統治者。
然而,以色列已明確表示,其對埃溫監獄(一座臭名昭著的政治犯監獄)和其他德黑蘭目標的空襲旨在廣泛打擊伊朗統治機構及其維持政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