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掙脫了漫長寒冬的桎梏,在5月迎來了一年中最富生機的時候。幾年前,我有幸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在這座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城市度過了難忘的留學時光。時光流轉,如今,我再度踏上這片土地讀博,心中滿是激動與重逢的喜悅。
我在聖彼得堡的第一站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它坐落於涅瓦河畔,是座承載著人類文明瑰寶的藝術殿堂,與巴黎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因其前身是沙皇的冬季官邸,人們更習慣稱它為“冬宮博物館”。
走進冬宮博物館,仿佛踏入一座絢麗寶庫。牆面上的鎏金雕花蜿蜒伸展,向純白的階梯投下金色光芒。沿著長廊前行,350多間展廳按地域和年代順序陳列,展品包含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史、東方民族文化史、俄羅斯文化史、西歐藝術史和錢幣工藝6個主題。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熱愛藝術,在這裏珍藏著超過300萬件藝術珍品。從考古文物到宮廷珍寶,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著不同時代的故事。
從前每逢假期,我總喜歡攥著學生證,一頭紮進這裏,從晨光初照到暮色浸染,從達·芬奇廳的《柏諾瓦的聖母》到倫勃朗《浪子回頭》,那些在展品前駐足的時光,悄然融入我的留學記憶。我最喜歡的一角,是精美絕倫的拉斐爾長廊。它是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參觀梵蒂岡的拉斐爾壁畫後複刻的長廊,共由13個拱廊組成,每個拱廊頂棚和四邊上各有一幅壁畫。在這裏觀賞,時間仿佛靜止,唯有用心感受藝術的永恆魅力。
第二天,當聖彼得堡在晨曦中蘇醒,我登上涅瓦河的遊輪。河面碎金閃動,宛若千萬星辰在水波中輕舞。載著滿心期待,遊輪駛向芬蘭灣畔的夏宮。
大約半小時後,這座被譽為“俄羅斯凡爾賽”的皇家園林終於出現在眼前。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巍峨矗立,金色穹頂與白色廊柱在日光下熠熠生輝,無聲訴說著昔日皇室的威嚴。
穿過宮殿,眼前豁然開朗,數百座噴泉組成的水景長廊氣勢恢宏。主噴泉“參孫搏獅”最為震撼,大力士參孫奮力掰開獅口,水柱從獅子口中沖天而起,在陽光下折射出絢麗彩虹。四周的金色雕塑歷經歲月洗禮,依舊璀璨奪目,古希臘神祇與英勇騎士的身姿,為園林增添了神秘神話色彩。
沿著水道漫步,兩側修剪整齊的法式林蔭道、幾何形草坪及花壇錯落有致,綠意盎然。園內散佈的大理石雕像,多為彼得大帝從歐洲購回的義大利珍品,每一尊都雕刻細膩,兼具恢宏與典雅。下花園直通芬蘭灣,波羅的海的鹹濕海風,與噴泉的清涼水汽交融,帶來清爽的感官享受。
這座融合了巴洛克奢華與法式園林精髓的皇家避暑宮殿,不僅是建築與水景的完美融合,也是一部凝固的歷史。當時戰爭取勝,彼得大帝充滿雄心壯志,為了彰顯俄羅斯地位,他需要建造一座宏大宮殿——這就是夏宮。後來,夏宮經歷代沙皇對它進一步雕琢、潤飾,使得它更加美麗。
傍晚時分,我去了熱鬧的涅瓦大街,街邊流浪藝人用巴揚手風琴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悠揚的琴聲在空氣中流淌。
我拐進街角的書店,它有百年歷史。點上一杯咖啡,坐在二樓落地窗前,欣賞對面的喀山大教堂。夕陽為聖彼得堡披上一層紗衣,天空被染成絢麗的橙紅色,與城市建築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絕美油畫。
夜幕降臨,我登上午夜遊船。汽笛聲響起,船輕晃著駛入星河般的涅瓦。
淩晨的開橋儀式,讓聖彼得堡的浪漫在光影交織中達到極致。橋樑如巨鳥展開羽翼,橋面升起的瞬間,璀璨燈光倒映在河面上,與船上的燈火交相輝映。
聖彼得堡以建築為詩、人文為曲,在我心中譜就了一首樂章。期待與這片流淌詩意的土地再次相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