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光伏產業覓路突圍
发布:2025-06-18

光伏展會多如牛毛,SNEC尤顯特殊。2007年以來,每年在上海舉辦的SNEC見證光伏風起雲湧、首富輪換和技術迭代,堪稱行業洗禮的縮影。2025年的SNEC,前所未有地交織著迷茫、焦灼與堅定。

“如何克服又一次的死亡週期?”光伏老兵、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在近日舉行的SNEC上發問。去年此時,整個行業再次陷入低谷,極限內卷下產能過剩壓頂、價格快速雪崩,“大家都在猜想這次的低谷會有多深、多久。然而一年過去了,低谷不僅未見緩解,反而比預期的更深更久,所有同行都面臨巨大挑戰。”

誰也無法逃脫這場寒冬的侵襲。史上規模最大的虧損潮撲面而來,價格戰的硝煙雖已彌漫各處,卻未能如預期般加速產能出清,反而讓行業陷入更深層次的陣痛和失血。

“當前的光伏形勢,內憂外患,且內憂大於外患。”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說,所有企業都在承受著不可承受之痛,但現在光伏行業還沒有真正觸底,因為尚未看到大企業大幅減產甚至活不下去,大家都在苦熬。

業內對拐點的期待一再被點燃,卻不斷被擊碎。慘烈的價格戰未能將低效產能擠出市場,產能出清為何遲遲不見曙光?

“有些企業我們覺得應該挺不到今年的,但最後你發現他挺到了,被政府接盤了。”一位頭部企業高管對澎湃新聞直言。

這也是行業的共識:地方保護等非市場因素是本輪產能出清的最大阻礙。多位資深業內人士曾向澎湃新聞表達過擔憂,由於光伏企業近年來在產能擴張中與地方政府深度綁定,行業險情中地方國資的出手兜底和直接入股,導致此輪光伏大洗牌進度大大放緩。

基於這一現實,本屆SNEC上對強化政策引導促出清的呼聲格外強烈。

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建言,以“市場化兼併重組+技術淘汰機制+政策強制約束”去產能,通過“供給側自律+需求端刺激”去庫存,同時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護行為,防止“邊清邊增”。“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他感慨,與其期待光伏的週期性復蘇,不如直面產業的顛覆性重構。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認為,上輪週期的政策作用在於需求端的提振,眼下行業期待的是政策對供應端的控制。但“如何制定出既有感、又能均衡各方利益的政策,難度很大。”

錢晶對記者稱,有感的政策一定是有人歡喜有人痛,如何平衡各方,平衡短期和長期發展需求,是對政策制定者智慧的極大考驗。更明朗的政策有望出臺、技術迭代加快拉開產品分層,下半年將是行業紓困的關鍵窗口期。

一位組件龍頭企業高管對澎湃新聞坦言,除非有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推行,否則僅靠行業自律和談判,難以達成一致的控產限產。

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認為,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他對媒體表示,新能源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持續發展,一直在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高品質便宜賣,到2023年,整個產業模式是成長型的產業模式。到了2024年後,整個行業已經步入成熟行業,所謂的成熟行業就是每年比較平穩地增長。“行業中大量的公司業務模式設計、結構設計、產品設計、價值點以及經營活動的設計都是同質化的,都是同一個產品,不同的產品最多差個3W、5W,你比我便宜,我比你更便宜,這個商業模式在行業成熟期肯定不適應。”

今年,對於業已艱難的光伏行業而言,分佈式光伏新政和新能源入市“136號文”的相繼出臺,無異於雪上加霜。終端市場在一波搶裝潮後急速降溫,投資主體紛紛進入觀望期。但只要挺過這段投資低潮,行業的未來將更加健康穩健。

光伏行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製造,也不再是簡單的系統集成方案,而是融入更龐大的能源生態中。今年的SNEC展會上,儲能企業反客為主,展位更大、人氣更高。直觀感受是,相較於光伏圈的迷茫與困惑,儲能圈的鬥志更高。

“光儲融合肯定是趨勢,光伏本身是間歇性能源,當它的比例達到一定程度,必須配儲才能保證大電網的穩定性。”博達新能常務副總裁吳洪坤對澎湃新聞表示,全球儲能市場增長非常快,且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未來,光伏電站和儲能成為系統標配。光伏與儲能一體化解決方案已成為光伏企業新一輪競爭的勝負手,“絕大部分企業都會往這個方向走。”

今年的SNEC,已經不再是一場以簽單和秀新技術為目的的展會,而是演變成各家光伏企業戰略轉型的信號釋放平臺。虛擬電廠、綠電直連等重磅政策迭出,為光伏產業生態躍遷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SNEC期間,正泰安能舉辦十周年戰略煥新發佈會,宣佈將從C端分佈式光伏開發商向全球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正泰安能是國內最大的戶用光伏開發商,據悉,該公司將以綜合能源解決方案與微電網為物理基礎,以虛擬電廠VPP與能源即服務EaaS為服務平臺,構建新能源投資、開發、建設、運管、售電全生命週期的創新模式。

“未來新能源只有融入綜合能源一體化服務,通過配儲、虛擬電廠、綠電直連、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模式構建競爭力,才能進一步打開發展空間。”能源領域諮詢專家、中國石油學會碳中和專委會受聘專家馬一峰稱。

與之相類似,組件龍頭天合光能在SNEC上發佈了智能微網、虛擬電廠、零碳園區、綠色算力、綠電制氫氨醇等零碳場景解決方案。從光伏組件到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這是天合創立28年來變化最大的一次戰略調整。

“光伏行業將從原來製造為王,走向解決方案為王的時代。”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介紹,目前該公司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業務來自非光伏製造領域,而是來自解決方案。“這一比例在未來兩三年將會增加到50%以上。”

據國泰君安證券等機構預測,至2030年,能源交易輔助決策與能源託管技術服務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約120億元和595億元,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13萬億千瓦時以上。

SNEC展會期間,協鑫能科與螞蟻數科宣佈共建合資公司螞蟻鑫能。新公司將結合協鑫能科的新能源場景資源、綜合能源服務技術優勢,以及螞蟻數科在AI演算法和數字化運營領域的經驗,打造服務於電力市場化交易主體的專業平臺,雙方合作的能源時序大模型是合資公司的核心資產。

協鑫集團總裁、協鑫能科董事長朱鈺峰對澎湃新聞等媒體表示,相較於傳統能源服務商,平臺化模式具有規模、進化、開放等優勢,用演算法和算力替代了過去需要大量專家才能完成的重複性勞動。“今天, 我們提供核心的AI交易服務。明天,我們可以把儲能服務商、需求側回應服務商、碳資產管理機構都鏈接到這個平臺上。”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AO World 公佈其年度利潤增長 27%
下一篇:以色列空中力量統治伊朗,但需要美國施加更深層次的影響
相關推荐
  • 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
    链接阅读
  • 428GW!2035年全球風機退役將迎高峰,中國占比領先
    链接阅读
  • 中國新推出的 K 簽證吸引外國科技人才,而美國則提高 H-1B 簽證費用
    链接阅读
  • 2025廣州國際購物節啟幕 推出超3000場活動
    链接阅读
  • 中國喜迎“雙節”
    链接阅读
  • 多地暫停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確保資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链接阅读
  • 中國渤海灣盆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鑽獲高產油氣井
    链接阅读
  • 全球容量最大!中國超重力場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正式啟動,可實現“時空壓縮”效應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