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仲夏的風吹過廣漢鴨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館人流如織。有的在文物前久久凝視,端詳著展品的每一處細節;有的在館內的端午活動中,帶著滿臉笑意製作香囊……在這處蘊藏著古蜀文明璀璨珍寶的土地上,五湖四海的遊客懷抱期待而來,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文明探尋之旅。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蜀文化底蘊深厚,絢麗多彩。作為文化遺產大省,四川如何把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在人頭攢動的博物館裏,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餘健、三星堆遺址管理部部長肖燦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談到了三星堆在文物保護修復等方面的近況。作為四川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的縮影,在巴蜀大地上,古老的文化遺產正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A文物保護
即將修復新一批出土文物
造型獨特的青銅器、璀璨奪目的金器、數量龐大的陶器……漫步在三星堆博物館展廳,人們在眾多“網紅”文物中流連忘返,體會著古蜀人的奇思妙想。畫面一轉,來到文物保護與修復館,透過玻璃牆,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物修復師們正在使用儀器觀察文物殘片。也許觀眾很難想像,這些珍貴文物在展櫃亮相前,存在著殘缺、銹蝕、斷裂等不同程度的病害。
“三星堆博物館的主要工作是文物出土與保護,目前已對4000多件文物進行修復。”餘健說,今年將對新一批出土文物進行修復,主要集中在青銅器、象牙和金器,目前已著手。
“在學術研究闡釋方面,我們利用基於三星堆文物保護與修復館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區域中心兩個省級平臺,開展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以及對器物的研究闡釋。”餘健表示,三星堆博物館在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包括三星堆新出土文物知識圖譜、青銅器腐蝕的太赫茲應用研究等,這是三星堆博物館從去年至今年的一個主要工作方向與內容。
如今,雖然三星堆已完成4000餘件文物的修復工作,但仍有大量文物等待修復專家“喚醒”。
在蜀地,有著無數“擇一事,終一生”的“文物醫生”,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文物修復高級技術工郭漢中無疑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2025年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郭漢中榮獲第九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40年的孜孜以求,讓他成為中國文物修復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
除了在這一領域耕耘多年的修復“老手”,越來越多湧入文物修復行業的“新人”,也展現出對文物事業的拳拳之心。在5月舉行的“2025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賽”中,獲獎選手從“60後”到“00後”,覆蓋了不同的年齡層。現場,大賽的3位專家顧問都不約而同地談到,感覺年輕的選手比過去多了,“四川文物修復事業後繼有人。”
B公眾守護
更好地保護傳承考古遺址
作為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遺址,三星堆遺址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關注。不同於三星堆博物館內的可移動文物,三星堆遺址不可移動的城牆、祭祀坑等遺址保護也有了新進展。“三星堆遺址目前已和敦煌研究院開展合作,在南方潮濕環境下對遺址東城牆做了保護示範段,目前已基本完工,有了整體呈現效果。”肖燦說,同時對土遺址上動植物破壞和雨水沖刷等各種危害的處理,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保護成果。
“對於整個遺址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探索,我們計畫和清華大學團隊進行合作。”肖燦說,三星堆遺址比較特殊,土遺址保護難度大,研究一些人防技防,形成一些可複製推廣的經驗,也是三星堆遺址目前的工作目標。
四川文化遺產資源豐厚,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三。考古遺址同樣是歷史的見證,需要保護好、利用好。除了專業人員的努力外,遺址保護也在呼喚公眾的關注。今年4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古跡遺址日。當天,在2025年度國際古跡遺址日四川主場活動暨“守護三星堆—金沙遺址”主題活動上,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發佈了“三星堆—金沙遺址守護者招募計畫”,面向全球招募“守護人”,誠邀大眾參與到三星堆—金沙遺址的保護、研究、傳承中來,一起為建設三星堆—金沙遺址添磚加瓦。活動現場,肖燦表示,自己期待著文保大家庭的壯大,並通過共同維護和預防,多條線構建防禦體系和監測體系。
C全新視角
讓海外觀眾瞭解中國、四川
端午假期,在三星堆博物館,除了能邂逅古蜀文明的吉光片羽,還能完成一場與高原明珠的隔空對話。4月27日,暌違已久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煥新”歸來,以世界遺產主題館的面貌與觀眾見面。重新開放後,“布達拉宮——來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三星堆博物館首個“世界遺產主題系列特展”,於當天拉開帷幕。
“這是我們為了提高博物館吸引力做的一個嘗試。”餘健說。作為交流互鑒的平臺,世界遺產主題館致力於讓公眾感受到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他透露,接下來,三星堆博物館還將與希臘文化部合作,於7月開展希臘文物展。
在吸引世界遺產來到蜀地的過程中,三星堆“走出去”的步履從未停下。就在不久前的5月13日,《青銅之光——古蜀文明特展》在希臘雅典尼亞斯米尼市政博物館揭幕,通過精美的文物複製品、3D列印品結合展覽文本,立體呈現以三星堆—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明。
“過去一年,三星堆博物館分別在埃及、秘魯等地舉辦了數字展覽。”餘健透露,接下來還將在美國紐約、法國巴黎等地舉行數字展陳。在數位化技術的助力下,古蜀文明跨越千年的風塵,走出家門走向世界,為海外觀眾瞭解中國、瞭解四川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近年來,四川不斷探索創新,以文物數字展、彩燈、文創等各種方式讓文化揚帆出海,鮮活生動地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友誼橋樑。
如今,在博物館中,人們邂逅蜀地文化珍寶,感受文物“活”起來的魅力;在考古遺址中,考古人員頂著烈日,探尋深埋在地層之下的文明密語……也是在這些瞬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時空,仍為今天的人們提供精神滋養和前行動力。
來源: 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