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u-min Park and Hyunsu Yim 報導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借選民對前任總統12月實施戒嚴令的憤怒之勢當選,但其領導能力將取決於政策力度。
初步結果顯示,李在明以明顯優勢擊敗了保守派人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他將以壓倒性授權就任總統,其所在的民主黨也掌控了國會。
修復導致前總統尹錫悅震驚性實施戒嚴令及其分裂性後果的政治裂痕將是一項艱巨任務。
分析人士指出,兩位候選人在競選期間對政策計畫均未明確表態。仁川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李俊漢表示,此次結果更多是對尹錫悅及其人民力量黨表現不佳的譴責,而非對民主黨的認可。
他指出,金文洙曾反對對尹錫悅的彈劾,但準備不足,而PPP在戒嚴令後也未表現出悔意。
“(下一任總統)應正確解讀民眾選擇的一邊倒傾向,並在未來政府運作或政治中予以體現,”他說,”若不如此,公眾情緒將迅速波動。”
儘管李在明多年來一直覬覦總統職位,但自他在2022年大選中險勝尹錫悅以來,局勢已發生重大變化,東國大學政治學教授金俊碩指出。
“現在,恢復民主是他的一項任務,“金俊碩說,”然而,韓國面臨巨大的挑戰。經濟前景黯淡,預計增長率可能低於1%。此外,外部還有應對特朗普的危機。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選民表示,他們希望這次提前選舉的獲勝者能平息自尹錫悅去年12月3日宣佈戒嚴令以來,導致數月經濟衰退並引發全國性抗議的經濟和政治衝擊。
然而,許多人抱怨政策辯論缺乏具體細節。
李在明承諾將在選舉結束後儘快制定今年第二份補充預算,並承諾發放優惠券以幫助本地企業,以及為托兒、青年和老年人提供補貼,以緩解因財政緊縮引發的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
其陣營表示,他們計畫尋求更多時間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但任何關於延長關稅截止日期的請求在華盛頓將如何被接受尚不清楚。
隨著韓國民眾反華情緒升溫及特朗普政府推動孤立北京,李在明在改善對華關係方面也需謹慎行事。
李在明在選舉前對政治風向表現出敏感性,已對涉及中國、日本及全民基本收入等民粹主義經濟政策的立場進行調整。
“我希望他能振興經濟並清除叛亂勢力,“64歲的小企業主金永泰說,”我真的希望他能讓人們感到安心。與特朗普打交道可能不容易,但我希望他能聘請有能力的助手並妥善解決問題。”
李在明的民主黨將控制國會,這將使立法和預算的通過更加順暢,結束尹錫悅與國會之間的多年僵局。
然而,這可能無法緩解政治極化,保守派警告稱,李在明和民主黨將碾壓任何反對聲音。
“他們擁有絕對權力,這可能導致社會團結的瓦解,”仁川大學的李某表示。”由於他們是絕對多數,似乎沒有什麼制衡機制能阻止他們。”
今年5月,由民主黨主導的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旨在修改選舉法的立法,而李在明曾因違反該法被定罪。
他們還承諾通過立法明確總統在刑事調查中的保護範圍,此舉被視為試圖減少李在明面臨其他正在進行的指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