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日上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主席選舉中,前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當選為第八十屆聯合國大會主席。
據6月3日報道,貝爾伯克在當選後承諾將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幫助會員國尋求共識。她將於今年9月上任。
與往年不同,儘管貝爾伯克是西歐及其他國家集團提名的唯一候選人,但選舉並未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而是應一國要求改為不記名投票。據外交人士透露,該要求來自俄羅斯,後者此前曾指責貝爾伯克“不適任”並“明顯有偏見”。通常此類選舉若無對手,將通過鼓掌形式直接通過。在當天的正式投票中,188個會員國參與投票,貝爾伯克獲得了167票支持,14國棄權,另有7票投給了未參選的另一位德國外交官施密德。雖然貝爾伯克最終高票當選,但此次投票反映出部分國家對她的領導立場持保留態度,顯示出她在聯合國內部仍面臨一定的政治挑戰。
據聯合國新聞報導,貝爾伯克在當選演講中強調“攜手共進”(Better Together)的理念,並指出在當前全球衝突頻發、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緩慢的背景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協作。
安娜萊娜·貝爾伯克於2021年12月至2025年4月擔任德國聯邦外交部長,是首位出任該職務的女性。在此之前,她曾擔任德國綠黨(聯盟90/綠黨)全國聯席主席,自2013年起擔任德國聯邦議院議員。擔任外交部長期間,貝爾伯克專注於推動和平與安全、氣候保護、民主與人權,並在俄烏衝突、去風險等議題上態度強硬。
聯合國大會每年舉行一屆常會,每屆會議設主席1人,副主席21人。按照《大會議事規則》2002年修正案的規定,大會主席和副主席至少在由其主持的會議開幕前三個月選出,任期一年,到下屆大會召開前結束。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選按亞洲、非洲、拉美、東歐、西歐及其他地區小組分配,由會員國輪流選任,但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當然副主席。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