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arah Master 報導 週四,中國和荷蘭承諾在“全球挑戰”背景下深化合作與交流,通過加強更廣泛的中歐關係來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等領域,一份聯合聲明稱。
在荷蘭於 1 月表示將從 4 月 1 日起擴大對半導體的出口管制之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最近幾個月有所緩和。荷蘭此舉是在美國施壓要求限制對華出口的情況下做出的。
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外交部長王毅告訴荷蘭外交大臣卡斯帕·維爾德坎普,中國願意為中歐關係以及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貢獻。
據聯合報道,王毅對韋爾德坎普表示,中方願同荷方加強溝通對話,深化務實合作。
維爾德坎普表示,歐盟和荷蘭“希望與中國合作應對我們共同面臨的全球挑戰”。
他補充道:“我希望我們此次訪問還能專門探討在氣候和綠色轉型、維護多邊體系以及婦女權利等事務上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範德卡姆說,荷蘭首相迪克·索夫也期待今年晚些時候可能對中國進行訪問。
北京多次批評華盛頓迫使荷蘭和日本等盟友加入針對中國獲取尖端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的策略。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表示反對半導體限制措施,認為這是部分國家“擴大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的一種趨勢。
《環球時報》在 1 月份稱,此舉嚴重威脅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
在美方施壓要求限制對華出口的情況下,荷蘭於 2023 年首次出臺半導體設備的國家出口許可要求,此後該要求已多次擴大範圍。
荷蘭晶片設備公司表示,其向中國出口光刻機不會受到出口管制措施的影響,該公司業務前景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