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uiza Ilie、Elizaveta Gladun 報導 布加勒斯特市市長尼庫索爾·丹上周決定參加一連串被其強硬右翼對手回避的辯論,這一決定在周日似乎得到了回報,這位親歐盟的中間派在該國第二輪總統選舉中取得了勝利。
分析人士說,丹坐在本應由喬治·西米昂(George Simion)坐的空椅子對面時表現出的認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說服了羅馬尼亞人參加投票,投票率為25年來最高。
巴貝斯·博利艾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爾吉烏·米斯科烏說:”丹是積極、開放和反民粹主義的,而西米昂則通過……拒絕對話和激進化選民的方式進行了最糟糕的競選。”
這位 55 歲的中間派人士承諾打擊腐敗,堅決支持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和北約,並表示羅馬尼亞對烏克蘭的支持對其自身安全至關重要,以應對日益增長的俄羅斯威脅。
38 歲的民族主義者西米昂反對向鄰國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對歐盟領導層持批評態度,他在第一輪總統選舉中果斷領先,導致親西方的聯合政府垮臺,並引發大量資本外流。
計票結果顯示丹獲勝後,他在布加勒斯特競選總部外激動地對數千名高呼自己名字的支持者說:”這是你們的勝利。”
“羅馬尼亞明天將開始一個新的階段,它需要你們每一個人。它需要專家參與公共政策,……需要民間社會的人和政界新人”。
丹是一位沉默寡言的數學家,曾在索邦大學接受教育,在從政前曾積極反對猖獗的房地產開發和腐敗。他被形容為沉著冷靜、有條不紊,人們經常看到他送女兒上學。
他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將是任命一位總理,並迅速組建一個新的執政多數派,以解決歐盟最大的預算赤字問題,並努力避免評級從投資級的最後一級下調。
作為連任兩屆的獨立市長,他有談判多數派的經驗,也有被推動的記錄,他曾兩次競選羅馬尼亞首都的最高職位,在第三次嘗試時當選。
“選舉不是政治家的事,而是社區的事。今天獲勝的群體希望發生深刻的變化,”丹說,他還補充說,在實施他所尋求的變革時,羅馬尼亞人需要耐心等待。
上周日的投票結束了一個漫長的選舉季。去年 11 月,一名不知名的極右翼親俄候選人卡林·喬治斯庫出人意料地贏得了首輪總統選舉,但隨後因涉嫌俄羅斯干預而被取消。
由於喬治斯庫被禁止再次參選,西米昂接過了他的衣缽,激起了選民對高昂的生活費用和被認為是不道德的社會行為的憤怒,他將其歸咎於主流的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客以及西方精英。
西米昂之所以能在 5 月 4 日的首輪選舉中獲勝,要歸功於他對喬治斯庫的支持。但分析人士說,他堅持將任命喬治斯庫為總理是促使親歐盟選民踴躍參選的另一個因素。
周日,丹支持者高呼 “俄羅斯別忘了,羅馬尼亞不是你們的”,這成了今年親歐盟集會上的口頭禪。
從事金融業的亞曆克斯·莫拉魯周日在丹的競選總部附近說:”我們認為羅馬尼亞必須繼續我們的歐洲之旅,並確保我們盡一切可能投資於對我們國家重要的事物,如教育、衛生和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