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ximilian Heath 報導 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腹地克裏斯蒂安·賈科博內(Cristian Giacobone)的農場裏,大豆田裏的工人天剛亮就起床了,他們正爭分奪秒地搶收因降雨而推遲的作物,以免新的風暴來臨,給脫粒工作帶來更大困難。
作為這個南美國家困境經濟的主要出口產品,大豆作物因異常強降雨而延遲收穫,這使得大豆銷售速度降至約 11 年來的最低水準。
眼下,趁著有一段晴天的空檔——不過預計還會有更多降雨——農民們正在加快作業進度。
“我們的收穫期非常短,”賈科博內在他位於聖安德烈斯德吉列斯的 60 公頃(148 英畝)大豆田裏說道,該地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以西約 100 公里(62 英里)。
他補充道:“從 2 月到現在,天氣狀況一直陰雨連綿。”並指出累計降雨量接近 580 毫米(22.83 英寸)。“這是造成延誤的主要原因,因為田地內外的土壤狀況都不理想。”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國,據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估計,該國本季大豆產量約為 5000 萬噸。這個負債累累的國家需要大豆美元來補充耗盡的外匯儲備。
但延誤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由於真菌的影響或植物上豆莢的開裂,最終的收成可能會降低。對農民來說,每一小時的乾旱都變得彌足珍貴,他們甚至在泥濘的田地裏收割,不惜以土壤板結和未來種植困難為代價。
賈科博內說:“生產商所做的決定是清晨就收工,而不是等到穀物自然晾乾,延長一天的工作時間,儘管這樣成本會更高。”
通常,農民會在一天中較晚的時候出動聯合收割機,那時穀物的含水量較低,這樣可以避免額外的烘乾成本。
“雨仍在下”
阿根廷 2024/2025 年度大豆銷售進度緩慢,截至 5 月 7 日,僅售出 28.7%,為十多年來最慢,遠低於十年平均 36.1%的水準。
在賈科博內的田地裏,聯合收割機正在收割最後幾排大豆,趁著週六開始的好天氣,重新開始了上周因連續幾天降雨而中斷的農活。
布宜諾賽勒斯穀物交易所週四發佈報告稱,這段喘息期讓農民有時間加快收割進度,目前該作物已收穫近 65%。
這仍比五年平均水準低五個百分點。
然而,在厄爾尼諾天氣現象的影響下——這種現象會導致阿根廷的降雨量高於正常水準——預計未來幾天還會有更多降雨。
布宜諾賽勒斯穀物交易所的氣候專家愛德華多·西耶拉對路透社表示:“雨還在下。”
這位專家指出:“我們看到一股冷鋒正在逼近,可能會帶來非常強烈的風暴。”他還補充說,降雨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周日。
西耶拉補充說,六月也可能是個多雨的月份。
在聖安德烈斯·德·吉列斯,鄉間道路仍留有南半球潮濕秋季的泥濘痕跡,這促使當地農戶儘快結束收穫季。
“我們目前的策略是這樣的:要確保大豆……得到保護,”同時也是該地區農村協會主席的賈科博內說道。
“我們有點擔心這些連綿不斷的雨天,天氣不放晴讓我們沒法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