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5月13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正式申訴,計畫對部分美國輸印商品加征關稅,以回應美國對印度鋼鋁產品徵收的長期關稅措施。
2018年3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全球鋼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關稅,印度受影響年出口額約12億美元。儘管美國隨後對歐盟、加拿大等國給予豁免,但印度始終未獲同等對待。
印度曾於2019年擬定對28種美國商品(包括蘋果、杏仁等)加征關稅的反制清單,但因談判多次推遲實施。2025年2月,美國通過“對等關稅”條例,允許快速實施貿易反制措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同年4月,美國修訂關稅框架,對印度商品加征高達26%的稅率,促使印度加速行動。
根據印度此次提交的申訴內容,反制措施將針對美國農產品(如豆類、堅果)、化工品等高價值商品,旨在平衡印度鋼鋁行業的損失。印度援引WTO《保障措施協定》,指控美國關稅構成歧視性貿易限制,並強調有權採取補償性措施。數據顯示,2023年美印雙邊貨物貿易額約1300億美元,美國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印度對美存在順差。
據記者報導,在申訴前印度曾於2025年4月提議與美國在鋼鐵、汽車零部件和藥品領域實施“零關稅互免”方案,但談判未取得突破。分析指出,印度此舉旨在向美國施壓以重啟豁免談判,同時保護本土產業。若爭端升級,可能衝擊美國農業出口(如棉花、大豆)及製造業(如汽車零部件),並影響印度對美出口的金屬、化學品等行業。
來源:中國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