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urbhi Misra 報導 5月7日淩晨,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的 “恐怖分子營地 ”發動了襲擊,其中包括有爭議的喀什米爾地區。在這次襲擊之前,上個月在印度喀什米爾有 26 名男子被伊斯蘭襲擊者殺害,其中大部分是遊客,印度將此歸咎於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聲稱擁有穆斯林占多數的喜馬拉雅地區喀什米爾,這裏曾發生過多次戰爭、叛亂和外交對峙。
下麵我們就來看看該地區的歷史,以及為什麼它一直是兩國緊張關係的根源:
分治與加入
1947 年,次大陸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後進行了分治,喀什米爾和其他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一樣,有望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喀什米爾的印度教統治者希望喀什米爾保持獨立,但面對巴基斯坦穆斯林部落的入侵,喀什米爾於 1947 年 10 月加入印度,以換取印度幫助其抵抗入侵者。
地理和人口
喀什米爾最終被印度教徒占多數的印度、伊斯蘭教巴基斯坦和中國三方瓜分,前者統治喀什米爾山谷、查謨和拉達克,後者控制著阿紮德-喀什米爾(“自由喀什米爾”)和北部地區,而中國則控制著阿克賽欽。
印控喀什米爾約有 700 萬人口,其中近 70% 是穆斯林。
第 370 條
印度憲法第 370 條規定查謨和喀什米爾享有部分自治權。該條款於 1947 年由時任該邦總理謝赫-阿蔔杜拉起草,並被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接受。雖然只是臨時性的,但制憲會議於 1949 年將其納入了印度憲法。
戰爭和軍事對峙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獨立以來共進行了三次戰爭,其中兩次分別發生在 1947 年和 1965 年的喀什米爾。1971 年的第三次戰爭導致孟加拉的成立。1999 年,兩國在卡吉爾地區再次爆發衝突,這被稱為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現在,聯合國斡旋的停火線–控制線–劃分了該地區。
不穩定因素
印度喀什米爾地區的許多穆斯林長期以來一直對印度的高壓統治深惡痛絕。1989 年,穆斯林分離主義分子發動叛亂。印度向該地區派兵,成千上萬的人被殺害。
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武裝和訓練激進分子,伊斯蘭堡對此予以否認,稱巴基斯坦只提供道義和外交支持。
取消特殊地位
2019 年 8 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取消了喀什米爾的半自治地位,稱此舉將使該地區與印度其他地區更好地融合。喀什米爾邦被重組為兩個聯邦直轄領地–查謨和喀什米爾以及拉達克。巴基斯坦強烈反對,並降低了與印度的外交關係。
最近幾年
莫迪表示,他在 2019 年做出的決定使喀什米爾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流血衝突後恢復了正常。據印度官員稱,近年來暴力活動有所減少,大規模襲擊事件減少,遊客人數上升。然而,針對平民和安全部隊的定點清除事件仍時有發生。
2024 年選舉
2024 年,查謨和喀什米爾舉行了自 2019 年取消自治權以來的首次地方選舉。幾位新當選的議員敦促部分恢復第 370 條。地區主要政黨抵制或批評了這次投票,稱獲勝者不會獲得任何實際政治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