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hivangi Acharya 報導 週二,英國和印度達成了一項期待已久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挑起的關稅風波促使雙方加快努力,以增加威士卡、汽車和食品等商品的貿易。
這項協議是在全球第五大和第六大經濟體之間達成的,經過了三年斷斷續續的談判,旨在到 2040 年使雙邊貿易額再增加 255 億英鎊(約合 340 億美元)。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稱該貿易協議“雄心勃勃且互利共贏”。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表示,加強後的聯盟將在“貿易新時代”減少貿易壁壘。
特朗普的關稅舉措促使世界各國加倍努力尋找新的貿易夥伴,熟悉英印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這場動盪促使雙方更堅定地要達成協議。
這項協議將降低威士卡等商品的關稅,允許英國企業參與印度的合同競標,讓印度工人更輕鬆地在英國工作,對兩國經濟而言意義重大。
這標誌著印度開始開放其長期封閉的市場,包括汽車市場,為這個南亞國家日後與美國和歐盟等西方大國打交道的方式樹立了早期範例。
這也代表著英國自 2020 年脫離歐盟以來達成的最重要貿易協議,不過該協議預計到 2040 年每年為英國經濟產出帶來的 48 億英鎊增長,與英國 2024 年 2.6 萬億英鎊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這一增幅微不足道。
印度貿易部表示,根據該協議,印度 99%的出口商品將享受零關稅,其中包括紡織品,而英國 90%的關稅細目將降低。
啟停
印度和英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於 2022 年 1 月正式啟動,成為英國在脫歐後獨立貿易政策期望的一個象徵。
但談判時斷時續,自啟動以來英國已換了四任首相,而且兩國去年都舉行了大選。
去年 7 月當選的英國工黨迅速重啟談判,並在 2 月達成協議,上周兩國貿易部長在倫敦進行的最後時刻的會談足以促成此事。
英國工業聯合會(CBI)稱,該協議是“在保護主義幽靈籠罩下的一線希望之光”。
根據該協議,威士卡關稅將從 150% 減半至 75%,並在協議生效的第十年降至 40%,而汽車關稅則將從超過 100% 降至 10%,但需遵循配額制度。
蘇格蘭威士卡協會表示,該協議將對行業產生“變革性”影響,英國汽車製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則表示,儘管協議中似乎存在妥協,但仍對談判人員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讚賞。
由於該協議有待法律審查、簽署和批准,政府方面並未公佈協議文本。莫迪在電話中邀請斯塔默訪問印度,對實質性談判的結束表示歡迎。
該協議涵蓋了原產地規則,使製造商即便使用來自其他地方的投入品也能享受更低的關稅,並且包含有關採購的規定,允許英國企業競標印度更多的合同。
商務移動性
儘管斯塔默正在努力推動經濟增長,但政治對手卻批評該協議中有關商務人員流動和社會保障的規定,這引發了公眾對移民問題的擔憂。
該自由貿易協定為某些專業人士的流動提供了便利,而根據另一項協議,在對方國家臨時派駐期間,工人不再需要在印度和英國兩地繳納社會保障金。
前貿易大臣、現保守黨領袖基米·巴登諾克表示,由於印度在簽證申請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要求,她拒絕簽署類似的協議。
英國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表示,社會保障協議為印度創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強調英國拒絕了在談判中有關為印度學生提供更多簽證的要求。
雷諾茲對記者說:“我們達成的協議對移民制度沒有影響。”他還表示,只有“適度的調整”涉及商務人員流動。
他表示,該協議涉及為服務業爭取到其面臨法規的確定性,但將法律服務納入協議的努力未能成功。
與此同時,金融服務將通過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來涵蓋。儘管有關該協定的談判與自由貿易談判同時進行,但分歧依然存在,因此談判將繼續。
兩國政府均未提及英國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該機制可能從 2027 年起對污染企業徵收更高的稅款——印度曾希望在談判中獲得該政策的豁免。
(1 美元 = 0.7472 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