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春檢築牢安全生產根基
各單位全面吹響電氣、通信、儀錶春檢“衝鋒號”,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對站場、閥室設備設施開展系統性“體檢”,為安全生產和能源保供夯實基礎。
西部管道公司開展為期86天、涉及64個作業點、390人參與的電氣春檢工作。輪南作業區聚焦“安全+品質+提升+攻關”,自主完成西氣東輸一線、輪吐線85臺設備、23個重點專案檢修工作。
東北公司強化跨區域協作,科學制定檢修作業計畫,集結力量集中攻關,實現檢修與生產無縫銜接。哈爾濱分公司黑河、五大連池作業區聯合廠家技術團隊,高效完成壓縮機邏輯測試等關鍵專案。
北方管道公司堅持標準化、精細化、高效化,開展覆蓋400餘座站場、閥室和超1萬公里光纜的儀控通信電氣年檢,科學制定年檢計畫,一次作業同步執行多項任務,同步核對集中監視畫面,為日常管理和應急指揮提供堅實數據基礎。
華中公司荊門維修隊利用鐘荊線停輸關鍵窗口期,在鐘市站全面開展機械電氣儀錶春檢,員工創新運用查外觀、細測量、精對比、判狀態、互代換、搭電路、探原理“七步法”,精准調整參數,提升檢查效率,確保設備最佳狀態運行。
山東公司持續強化落實電氣作業現場安全管控措施,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推動春檢工作品質提升,確保操作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築牢安全生產防線。
徒步踏線全面排查風險隱患
各單位緊抓農忙窗口期,搶早謀劃、統籌部署,扎實開展春季管道巡護,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細化落實安全措施,確保管道安全。
西氣東輸公司以風險管控為核心,盯牢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對管道沿線風險隱患進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嚴、細、實、恒”築牢管道管理防線。
浙江省天然氣管網公司臺州作業區全面開展標準化布控、針對性走訪、加密重點巡護,識別、分析、研判管道潛在風險,全面治理第三方施工易發管段管道和光纜淺埋問題,切實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儲能技術公司江蘇儲氣庫分公司以“問題整改再驗證,風險管控再提升”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員參與、全線覆蓋的春季徒步踏線巡庫活動,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提升管道線路及井場資產完整性和標準化管理水準。
華南公司聯合沿線公安力量,聚焦重點區域、重要管段、打孔盜油易發點,定期開展“亮警燈、鳴警笛、徒步巡”夜間巡查活動,積極開展院落排查,入戶開展管道保護宣傳,保持反打孔盜油高壓態勢不放鬆。
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強化高後果區及地質災害易發點動態監測能力,運用無人機開展江河穿越段盲區巡檢,形成“空地一體”防控網,為科學制定防洪防汛措施提供數據支撐。
數字賦能推動運檢維智能化
國家管網集團深化落實“AI+”專項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制程、IT、數據、大模型”一體化推動數智轉型,大力推進人工智慧應用和替代,全面提升運檢維品質效率。
西氣東輸公司加速推進智能站場建設,搭建生產運維支撐網、補足檢測傳感設備、應用關鍵設備診斷模型,初步實現生產過程“靜默運行”,利用智能運維繫統有效提升生產指揮中心智能化監視水準,為生產決策提供精准研判。
雲南公司利用智能化手段,依託監視中心及零代碼平臺,對高風險作業實施遠程監督和進度問題跟蹤,建立“春檢品質追溯機制”,通過“線上數據比對+線下抽樣複檢”雙線管控,確保檢修數據可追溯、可驗證。
油氣調控中心充分運用仿真系統檢驗應急方案,通過PCS系統與站場改造優化,實現機組“一鍵啟停”作業,圓滿完成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春季維檢修作業,守護能源動脈安全平穩運行。
北京管道公司推動站場數位化管理,托克托作業區全面升級綜合安防系統,集成報警、風險提示區,以及各站場、閥室等子系統,形成一個畫面盡覽作業區運行狀況的“作戰地圖”,實現即時接收資訊,提升安全生產品質效率。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管理公司加快智能化LNG接收站建設,深化運用“一鍵啟線”技術,智能管理平臺建設開發,用好三維孿生平臺、智能管理平臺及視頻巡檢平臺,解決傳統生產運維管理的痛點、難點。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