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asey Hall 報導 对于伊芙琳·朱来说,昂贵的化妆品已成为过去。这位中国品牌专业人士表示,她现在只花在护肤必需品上,加入了数百万其他消费者的行列,他们在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上削减了化妆品支出。
这位来自富裕的东部城市杭州的32岁女士说:“近年来,我们都买了很多产品。我的浴室橱柜已经满了,很难说我需要更多。”
这种在经济放缓中占主导地位的克制,对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威酩轩等全球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这些公司多年来一直依赖中国520亿美元的美容市场实现增长。
多年来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市场的日本资生堂等区域品牌也在苦苦挣扎。
虽然经济困境无疑给销售带来了压力,但分析师表示,跨国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它们在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优先事项方面进展缓慢,消费者对他们购买的东西越来越挑剔,并且越来越多地发现本土品牌更适合他们的需求。
“中国消费者仍然热衷于购买高效产品,”多品牌美容零售商Bonnie and Clyde的首席执行官William Lau表示,该公司经营包括Chantecaille和111skin在内的国际奢侈品牌。
“你所看到的是生活方式驱动的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降级,”他补充道。
Botanee Biotech的敏感护肤品牌Winona是这种削减的受益者之一。
该中国品牌的价格与欧莱雅产品大致相同,以对抗红血丝而闻名。营销公司艾瑞咨询报告称,红血丝问题影响了五分之二的女性。招商银行国际分析师估计,Botanee今年的收入将增长近18%,达到59亿元人民币(8.24亿美元),其中Winona将占大部分收益。
相比之下,全球美容巨头销售额预计将下降。
经纪公司Jefferies的分析显示,路易威登美容部门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8%,而雅诗兰黛公司(Estée Lauder Companies)的销售额同期下降了12%,该公司三分之一的业务依赖中国。
资生堂在11月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原因是中国的需求放缓,而中国市场也受到一些消费者抵制日本产品的打击,这些消费者是在8月处理过的放射性废水被释放后抵制日本产品的。
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资生堂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这些结果也来自2022年的较低基数,当时中国彩妆和护肤市场的总价值下降了9.5%,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
虽然这家市场研究公司预计今年将增长约6%,但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不会恢复到2021年的544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通过在年度网上光棍节等购物高峰期提供高达40%的折扣和礼品来应对经济放缓,但分析师表示,数据显示,即使这样也没有真正起到帮助作用。
奢侈护肤品牌海蓝之谜很少打折,但它在光棍节期间提供了许多赠品,几乎每次销售都会赠送相同数量的产品。
独立数据公司Syntun估计,所有在线购物平台的美容和个人护理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6%。GMV通常被电子商务运营商用作销售的代理。
奢侈品牌数字代理机构Digital Luxury Group驻上海的咨询董事Jacques Roizen表示:“在双十一期间,全球最大的品牌商发现他们的天猫GMV平均下降了约40%。”
Roizen补充道:“现在我们看到,你无法将折扣作为加速杠杆,可以按下去以加深或拓宽关系,因为它们已经达到最大值。”
Next Beauty是一家希望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利基美容品牌管理合作伙伴,其联合创始人格雷瓜尔·格兰尚表示,今年美容品牌在网上提供的折扣“疯狂”。
虽然这些大型品牌比缺乏营销预算的小公司在网上更有竞争力,但它们也无法幸免于需求放缓。
根据Grandchamp的说法,他们越早适应中国单位数增长的新常态,而不是用侵蚀品牌价值的折扣来追逐往日的增长,就越好。
他说:“我认为像欧莱雅这样的集团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好吧,也许最好不要有这种欣欣向荣的增长,而是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