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紐約時報》稱中國是“製造iPhone等產品但很少發明的國家”。2014年《哈佛商業評論》感歎中國如何從發明了指南針、火藥和紙張的國家變成只會模仿不能創新的國度。
但僅僅十多年後,所有這些預測都落空,如今中國可能即將取代美國的科技主導地位。從應用程式、人工智慧(AI)到機器人和火箭,中國正成為世界的領軍者。華盛頓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去年9月的報告指出,中國正“迎頭趕上,在許多情況下,速度極快且規模巨大”。
分析人士說,中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階段,成為先進產業中“實力相當的創新者”。中國在AI等關鍵領域取得巨大進步,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等某些領域,中國甚至通過技術突破和人才彙聚佔據了領先地位。報告稱:“就像我們在眺望大海,海面風平浪靜,但在地平線上,數十個行業數百家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成本較低的中國企業正在掀起一場海嘯,試圖從老牌領軍企業手中搶奪全球市場份額。”
就在該報告發布的當月,TikTok在美國應用程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擊敗美國本土的 Instagram;Temu成為下載量最大的電商應用;比亞迪則正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領頭羊。就在報告發佈3個月後,DeepSeek進一步引發美國科技行業的慌張。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初創公司意外推出如此先進的AI模型。全球金融諮詢和資產管理公司deVere Group首席執行官奈傑爾·格林說:“DeepSeek的橫空出世凸顯科技力量平衡的歷史性轉折。”“這一突破的影響遠超科技領域,觸及地緣政治和全球貿易……凸顯‘全球AI競賽’的步伐正加快,中國已牢牢確立作為一個嚴峻競爭對手的地位。”
美國一直試圖扼殺中國科技發展並壓制其影響力。這迫使中國拿出自己的技術和變通辦法。今年早些時候DeepSeek亮相時,全球AI研究人員大為驚訝。如果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的魏星(音)表示:“如果中國確立了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全球技術標準將越來越多反映中國的偏好和價值觀。”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