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irsty Needham 報導 烏克蘭戰爭和歐洲國防開支的增加很可能會減緩澳大利亞發展本國導彈部件能力的計畫,因為澳大利亞正在推進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遠程攻擊導彈採購計畫。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去年承諾投入740億澳元(約合470億美元)用於導彈採購,其中包括210億澳元用於在澳大利亞建立制導武器和爆炸物企業,因為他領導的工黨政府重塑了澳大利亞的國防戰略,以應對中國的軍事集結。
為應對全球供應問題,澳大利亞與美國和歐洲防務公司簽署了大量訂單,其中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康斯伯格公司和雷神公司。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導彈與火控總裁蒂姆·卡希爾(Tim Cahill)說,這家美國公司正在與澳大利亞商討高超音速導彈的 “長期和短期解決方案”,澳大利亞希望利用高超音速導彈保衛其北部邊境。
卡希爾在本周的阿瓦隆航展上接受採訪時說:“遠程打擊和高超音速–遠程快速打擊和生存能力極強的打擊–顯然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國防高管們聚集在維多利亞州南部的展會上,他們表示,全球導彈部件短缺,需求量大,而且需要提高澳大利亞供應商的能力,這意味著澳大利亞的部件只能逐步納入本地生產。
挪威康斯伯格公司導彈與航太執行副總裁奧伊文德·科爾塞特表示,該公司計畫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新工廠開業後,在歐洲、美國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建立共同的供應鏈,並將工作量分配到各個工廠。
科爾塞特在談到為烏克蘭戰爭生產導彈時說:“當然,現在的需求量非常大,以我們現在的速度提高產量是一個挑戰,但至少我們已經為此努力了好幾年。”
澳大利亞國防部表示,康斯伯格公司將於2027年開始在澳大利亞生產第一批制導導彈,包括聯合攻擊導彈和海軍攻擊導彈。
康斯伯格澳大利亞公司總經理約翰·弗萊(John Fry)說,該公司還與 10 家澳大利亞供應商簽訂了合同,可能在澳大利亞護衛艦甲板上安裝其海軍打擊導彈。
他說,導彈供應鏈的某些環節所需的工業能力超過了澳大利亞目前所擁有的能力。
“以現在的能力不可能從頭開始製造導彈。”科爾塞特說:“我們在挪威也做不到,我們依賴美國和歐洲的供應商。”
與此同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預計今年將在澳大利亞生產制導多管火箭發射系統(GMLRS)。
卡希爾舉例說,美國的制導多管火箭系統所需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供應 “不足”,這說明全球供應短缺。
卡希爾說,澳大利亞的制導武器和爆炸物企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將首次把高產能生產帶到美國之外。
他說,雖然已經確定了 60 家當地公司作為潛在供應商,但澳大利亞的內容將慢慢引入。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交付了澳大利亞訂購的 42 輛高機動性火炮火箭系統(HIMARS)發射車中的前兩輛,即使烏克蘭的需求也是如此。
澳大利亞表示,在任何地區衝突中,裝有 HIMARS 的陸軍團都可以用 C-17 飛機運往與澳大利亞簽有防務協議的鄰近島國。
澳大利亞將在今年年底前選擇第二批陸基導彈系統訂單,HIMARS 和康斯伯格公司安裝在澳大利亞製造的 “布希馬斯特 ”卡車上的海軍攻擊導彈已入圍候選名單。
康斯伯格公司的科爾塞特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在該地區部署了該系統。“他說:”對海軍陸戰隊來說,這是他們最優先考慮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