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x A. Cherney, Stephen Nellis 報導 英特爾公司週三任命前董事會成員、晶片業資深人士陳立武(Lip-Bu Tan)為公司首席執行官,並表示這家陷入困境但歷史悠久的晶片製造商不太可能拆分其晶片設計和製造業務。
這項任命於 3 月 18 日生效,三個月前,英特爾解雇了首席執行官、公司資深人士帕特·蓋爾辛格,蓋爾辛格耗資巨大、雄心勃勃的扭虧計畫正搖搖欲墜,打擊著投資者的信心。
陳立武曾任英特爾董事會成員,憑藉在晶片行業的深厚經驗,以及長期對有前途的初創企業進行技術投資,他一直被視為首席執行官的競爭者。據報導,英特爾董事會於12月與他進行了接觸,以瞭解他是否有興趣擔任這一職務。
陳立武週三在致英特爾員工的一封信中說:“我們將共同努力,恢復英特爾作為世界一流產品公司的地位,將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代工廠,讓我們的客戶感到前所未有的滿意。”
英特爾股價在週三的延時交易中大漲 12%,分析師們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認為這可能會給這家晶片製造商帶來一些穩定性。2024 年,該公司股價下跌了 60%。
英特爾正在經歷歷史性的轉型,試圖走出最黯淡的時期之一。
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投資熱潮刺激了市場領頭羊英偉達(Nvidia)和其他晶片製造商的發展,英特爾正努力從這股投資熱潮中套現,與此同時,該公司正斥鉅資成為其他公司的晶片合同制造商,這讓一些投資者擔心其現金流會受到壓力。
過去兩個月的媒體報導稱,包括博通(Broadcom)在內的晶片競爭對手正在評估英特爾的晶片設計和行銷業務,而臺積電也在單獨研究控制英特爾的部分或全部晶片工廠,有可能作為投資者財團或其他結構的一部分。
週二報導稱,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府要求臺積電幫助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扭虧為盈之後,臺積電已經與英特爾的一些最大的潛在製造客戶進行了接觸,商討組建合資企業來運營英特爾的工廠。
報導晶片行業的 J. Gold Associates 公司分析師兼總裁傑克·戈德說:“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消息。”
他說:“陳立武對半導體行業有著內在的理解,無論是從產品設計方面還是從晶片製造的需求方面–英特爾代工廠需要在這一領域得到幫助,使他們的工具對潛在客戶更友好、更易用。”
戈爾德和其他分析師一致認為,譚群釗發出的資訊看起來像是他想讓公司保持團結,不過他們表示,這家晶片製造商的任何轉型都將耗時數年,需要投資者耐心等待。
長期讚賞
陳立武在週三的信中說:”英特爾是一家我仰慕已久的公司。”
現年 65 歲的陳立武是一名馬來西亞出生的高管,在新加坡長大,擁有物理學、核工程和工商管理學位。
2009 年至 2021 年,他擔任英特爾供應商和晶片設計軟體 Cadence Design Systems 的首席執行官。在他任職期間,該公司的營收和股價一路飆升。
由於在如何扭轉公司局面的問題上存在分歧,陳立武去年離開了英特爾董事會。據此前報導,他對英特爾龐大的員工隊伍、合同生產方式以及英特爾規避風險的官僚文化感到失望。
英特爾表示,陳立武將重新加入董事會。
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師安謝爾·薩格(Anshel Sag)說:“陳立武為一個需要他這樣的人才的職位帶來了穩定性和經驗,這就是為什麼我相信公司很可能會在他上任後堅持到底,繼續發展代工和產品。”
陳立武的任命正值特朗普推動在美國增加製造業之際,他威脅要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已經擾亂全球市場數周之久。
雖然特朗普沒有公開直接評論英特爾,但他曾表示,包括臺灣在內的亞洲國家已經搶走了美國在晶片製造方面的優勢。
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的競爭對手臺積電在與特朗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它計畫在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其中包括增建五座晶片工廠。
不過,特朗普正試圖扼殺一項2022年由兩黨共同制定的、為晶片提供527億美元補貼的法律,而英特爾正是在這項法律下獲得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