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ichelle Nichols 報導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尋求斡旋和平之際,聯合國安理會週一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通過了一項由美國起草的決議。
這份簡短的決議反映了特朗普在上個月就職後對美國烏克蘭政策的顛覆,以及他對俄羅斯更加和解的立場。相比之下,前總統喬-拜登領導的政府在整個戰爭期間在聯合國努力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瓦西裏-涅邊賈承認美國在衝突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 “建設性變化”。他告訴安理會,該決議 “不是一個理想的決議”,但 “是未來努力實現和平解決的一個起點”。
由 15 個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安理會在整個戰爭期間陷入僵局,由於俄羅斯擁有否決權而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但由 193 個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大會一再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呼籲根據《聯合國憲章》實現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
美國週一早些時候未能說服聯大通過安全理事會通過的相同的三段式決議。
該決議對 “俄烏衝突 ”中的人員傷亡表示哀悼,重申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和平解決爭端,並敦促迅速結束衝突,實現持久和平。
安理會以10票贊成、法國、英國、丹麥、希臘和斯洛文尼亞棄權通過了美國的決議。俄羅斯在未能修改決議並否決了歐洲關於增加支持烏克蘭措辭的請求後投了贊成票。
“這項決議引領我們踏上和平之路。雖為第一步,卻至關重要——我們都應為此深感自豪,”美國駐聯合國代理大使多蘿西·謝在安理會上表示。“如今,我們必須借此契機,為烏克蘭、俄羅斯及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一個和平的未來。”
不能等同
然而,特朗普的調停方式讓烏克蘭和歐洲盟國對他將重點放在俄羅斯身上保持警惕,並擔心他們可能會被排除在結束戰爭的談判之外。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芭芭拉·伍德沃德告訴安理會,烏克蘭的和平條件很重要,必須 “發出一個資訊:侵略是沒有回報的”。
“這就是為什麼安理會在提及這場戰爭時不能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同起來。如果我們要找到一條通往可持續和平的道路,安理會就必須明確戰爭的起源,”她說。
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尼古拉-德裏維埃(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週一在華盛頓會見了特朗普)表示,儘管法國“完全致力於烏克蘭的和平,但我們呼籲實現全面、公正且持久的和平,絕不應以犧牲受害者為代價”。
聯大早些時候通過了兩項決議,其中一項由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共同起草,另一項則由美國提出,並在聯大修正後納入了美國長期以來對烏克蘭支持的表述。這些投票結果標誌著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在外交上取得了對華盛頓的勝利。
“這場戰爭從未僅僅關乎烏克蘭。”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瑪麗安娜·貝薩在表決前對大會強調:“這涉及到任何國家生存、自主選擇發展道路以及免受侵略的基本權利。”
美國起草的決議修正案在大會上獲得93票贊成,73個國家棄權,8個國家投了反對票。俄羅斯曾試圖修改美國的決議案文,加入提及衝突“根源”的內容,但未能成功。
烏克蘭和歐洲國家起草的決議則以93票贊成、65票棄權和18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通過。除美國外,投反對票的國家還包括俄羅斯、朝鮮和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