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能源 > 文章内容 返回
韓國大動作、美國重大轉向,全球新能源將迎重大變局
发布:2025-02-11

全球新能源格局巨變將至。

據最新消息,韓國政府和國會正在考慮一項計畫,以現金而非稅收抵免的方式直接補償在韓國建設電池生產設施的公司。有猜測稱,若相關法案實施,將有助於減緩電池行業“脫韓”勢頭。

分析認為,由於美國對新能源投資的激勵措施較大,且有各種補貼政策,投資風險比韓國低,因此韓國新能源巨頭紛紛湧向美國投資建廠,對韓國市場的投資正在迅速減少。

然而,在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新能源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轉向,其中包括叫停扶持電動汽車,拯救美國傳統汽車工業等多項舉措。有分析人士指出,就動力電池領域而言,日韓電池企業受到美國新能源政策轉向的影響最大。在此背景下,韓國逆勢加碼補貼政策,或將使得韓國新能源巨頭重新考慮海外投資計畫。

韓國大動作

2月10日,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韓國政府和國會正在考慮一項計畫,以現金而非稅收抵免的方式直接補償在韓國建設電池生產設施的公司。

報導稱,據韓國電池業內人士透露,由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申英大、國民力量黨議員樸成敏等15名朝野議員組成的“國會第二次電池論壇”一致認為,為防止電池空心化,需要直接返還工廠投資款,並決定近期提出相關法案。

有猜測稱,若“韓版通貨膨脹防止法(IRA,補貼直接返還制)”如期實施,將有助於減緩電池行業“脫韓”勢頭。

據悉,直接返還制是以現金形式返還一定數額的生產設施投資的制度。

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是,韓國新能源巨頭正在加大海外投資佈局。《韓國經濟日報》對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三家電池公司三年(2025—2027年)投資計畫的分析顯示,占全部新建和擴建專案的96.3%的577GWh(千兆瓦時)工廠將建設在海外。而在韓國國內的產能僅有22吉瓦時,占總量的3.7%。

考慮到建設1GWh工廠所需的投資(1000億—1300億韓元)和創造就業效應(60—140人),這意味著,約66萬億韓元的投資和5.7萬個工作崗位將離開韓國。

分析認為,美國的投資激勵措施較大,且有各種補貼政策,投資風險比韓國低,因此電動汽車企業紛紛湧向美國投資建廠。

報導稱,SK On每年平均投資3000億至4000億韓元擴建韓國國內工廠,但去年其設施投資卻沒有獲得一分錢的稅收減免。這是因為它是一種從對盈利公司徵收的公司稅中扣除投資金額15%的方法。SK On去年的營業虧損為1.127萬億韓元,根本不符合扣除條件。

另據韓國電池業內人士透露,SK On、EcoPro、L&F、EcoPro BM、Lotte Energy Materials等主要電池模組和材料企業去年在國內設備投資方面沒有獲得一分錢的稅收減免。

受此影響,韓國新能源巨頭對韓國市場的投資正在迅速減少。未來3年(2025—2027年),韓國3家電池企業(LG Energy Solution、三星SDI、SK On)的國內投資額將限定在2.5萬億韓元,僅占海外投資總額的3.7%。

美國重大轉向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正式上臺後,一系列新政陸續出臺。其中包括叫停扶持電動汽車,拯救美國傳統汽車工業的多項舉措。

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重大轉向的影響將不只停留在美國,還可能波及全球汽車製造業和上游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拜登政府此前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除了向消費者提供稅收抵免外,還為在美國生產動力電池的企業提供補貼,試圖借此改變美國落後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根據《通脹削減法案》的補貼政策,在美國生產電池電芯可以享受每千瓦時35美元的稅收抵免,生產電池模組的稅收抵免為每千瓦時45美元,電池模組由多個電芯組裝而成。這刺激了以韓國和日本為主的電池企業加大在美國投資。

該補貼政策也成為電池企業的重要利潤來源。2024年三季度,韓國最大的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獲得了44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6億元)的《通脹削減法案》稅收抵免,如果扣除這部分補貼,該公司單季度將出現虧損。

在宣佈就職後不久,特朗普便下令聯邦機構“立即暫停”《通脹削減法案》的資金支出。彭博社報導稱,特朗普將該法案譏諷為“綠色新騙局”,其在競選時曾發誓要“撤銷”氣候法中未使用的資金。

在特朗普宣佈將廢除拜登政府的綠色新政等主張後,包括LG新能源在內的韓國電池公司股價一度全線大跌。

有分析人士指出,就動力電池領域而言,日韓電池企業受到美國新能源政策轉向的影響最大,建廠補貼政策取消與電動汽車市場增速不及預期將對它們造成雙重打擊。與之相比,中國電池企業在美國的大規模投入尚未實質性啟動。

國際能源署去年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韓國和日本企業占到美國鋰電池已落地產能的一半左右,而中國企業占比極小。

因此,在美國新能源政策轉向的同時,韓國逆勢加碼補貼政策,或將使得韓國新能源巨頭重新考慮海外投資計畫。

來源:中國券商中國

上一篇:特朗普關稅“助攻”,國際金價本周有望迎3000美元里程碑
下一篇:拉加德:通脹正持續回落 但全球貿易摩擦構成風險
相關推荐
  •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殼牌美國高管稱特朗普叫停風電專案損害投資
    链接阅读
  • 428GW!2035年全球風機退役將迎高峰,中國占比領先
    链接阅读
  • RWE 撤回在納米比亞的 100 億美元綠色氫氣專案投資
    链接阅读
  • 中國渤海灣盆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鑽獲高產油氣井
    链接阅读
  • 中國海底油氣管道總長度突破一萬公里
    链接阅读
  • 由於俄羅斯削減燃料出口,油價有望錄得三個月來最大單周漲幅
    链接阅读
  • 贛鋒鋰業擬為贛鋒鋰電增資不超25億元,推進一體化、押注固態電池
    链接阅读
  • 2030年全國電氣化率預計達到35%左右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