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c Jones 和 Sumanta Sen 報導 2025 年各國央行的首次利率舉措表明,在這一年裏,全球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一些重量級央行將暫時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
去年是 15 年來最大的一輪全球協調降息,因為通脹得到了控制,但今年一開始,政策制定者們就陷入了迷霧之中。
在監管全球交易量最大貨幣的 G10 央行中,上個月召開會議的四家央行中有三家–瑞典、歐洲央行和加拿大–繼續其降息週期,而幾乎從未加息的日本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第二次加息。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挪威的挪威銀行都袖手旁觀,而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瑞士則沒有舉行會議。英格蘭銀行本周剛剛降息。
這一切都發生在唐納德-特朗普大張旗鼓重返白宮之際,他發起了貿易關稅炮擊,並計畫粉碎多邊主義和監管。
加拿大央行特別警告了其經濟面臨的危險,就連美聯儲也想靜觀其變。
新興模式
在記者抽樣調查的 18 個新興市場中,1 月份有 3 次降息和 1 次加息,儘管名單上有 6 個國家沒有加息。
土耳其將利率再下調 250 個基點,使其保持在仍然令人瞠目的 45%,而南非和印尼則選擇了最小的四分之一個基點的舉措。
與此同時,因債務問題而日子不好過的巴西連續第二次將利率上調了 100 個基點,並計畫在 3 月份再次上調利率。
在新任央行行長加布裏埃爾·加裏波洛的領導下,巴西央行利率制定委員會(Copom)在首次會議上一致決定將借貸成本上調至 13.25%。
中國央行在等待華盛頓關稅打擊的同時,保持了幹性。
回到主要經濟體,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預計今年將繼續降低借貸成本。
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借貸成本跌幅最大,尤其是在特朗普的貿易戰變得醜陋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