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2月7日報道,2月5日,中國大陸多個省份召開2025年“新春第一會”,圍繞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投資及營商環境優化等議題展開部署。今年,各地更強調高質量發展與科技創新,並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策略。
報導稱,廣東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積體電路等新興產業,力爭成為中國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標杆。浙江則強調加快構建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湖北提出“兩步走”目標,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報導稱,優化營商環境是今年各地政府規劃中的關鍵字。遼寧強調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行為,上海則發佈“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首次將“提升企業感受”納入主標題,並強調基層營商環境建設。
報導指出,科技創新與人才改革也是重點。海南召開“人才大會”,提出打造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山東、安徽、江蘇等地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鼓勵市場主體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制度完善。
另據臺灣“中央社”2月6日報道,由於“新春第一會”被認為具有政策風向標作用,因此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科技創新等不斷被提及的關鍵字,被解讀為多個省份未來一年拼經濟的方向。
報導稱,多個省份相繼舉行“新春第一會”,主要聚焦未來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總體而言,各地的會議主要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與“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上海在5日舉行的會議上發佈《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除重點提及“提升企業感受”外,也強調“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經濟大省廣東的會議主題鎖定“高質量發展”,強調將在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積體電路、新材料、生物製造、具身機器人、工業設計領域持續發力。
安徽則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出的目標包括“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等。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分析稱,“新春第一會”往往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同時也有工作動員令、宣示堅定決心的功能。
春節假期結束後,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一汽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一派繁忙景象。企業抓緊時間,全力投入生產,力爭一季度取得良好業績,實現“開門紅”。圖為2月7日,機器人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一汽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裝配車輛。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