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之一,2024年的中國文旅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韌性。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出遊人次42.37億,同比增長15.3%;中國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9%。
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文旅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24年5月17日,中國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會議指出,“旅遊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中國已經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發展之路”。
2024年初,哈爾濱冰雪旅遊火爆“出圈”。據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的大數據測算,2024年元旦假期,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
為讓流量變增量、持續擦亮“冰城”品牌,這個冬季,第5屆哈爾濱采冰節、第41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特色活動相繼亮相;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玉泉國際狩獵場等15個滑雪場在雪道及配套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後煥新開放。
此外,哈爾濱全面提升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全流程旅行體驗,如延長有關場所營業時間、開發上線“暢遊哈爾濱”綜合服務平臺、聯合開展“十大涉旅監管護遊行動”等。
與哈爾濱一樣通過短視頻火爆“出圈”的城市,如甘肅天水、山西大同、山東淄博等都不斷增加文旅產品供給,為廣大遊客提供安全、便捷、舒心的服務,助推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進入冬季,當北方大力開展冰雪經濟時,在位於蒼山之首、洱海之源的雲南大理鳳羽鎮,仍可享受到春日般的暖陽。2024年,在鳳羽鎮居住10天以上的旅居遊客超過3000人,鳳羽鎮成為雲南新晉的鄉村旅遊熱門目的地。
“城市居民對鄉村懷有深切的嚮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看來,基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實施,鄉村旅遊產品的多樣性和文化吸引力也在大幅提升。
2024年11月15日,聯合國旅遊組織執行委員會第122次會議公佈了2024年“最佳旅遊鄉村”名單,中國的雲南阿者科村、湖南十八洞村、安徽小崗村等7個鄉村上榜。對此,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主任吳茂英表示,小崗村開展紅色文化研學、生態保育等產業,推動區域產業轉型發展;十八洞村發展苗繡、民宿、特色農產品等農文旅融合產業……這些鄉村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之間架設了橋樑,書寫了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
近年來,“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成為人們出遊的新現象。2024年,上海博物館老館和新館接待觀眾總數超過6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說:“博物館不僅是文化遺產的守護者,也是文化體驗的創造者。我們希望通過多樣化的‘打開方式’,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讓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入。”
在“博物館熱”成為一種現象的同時,博物館文創開發也呈現出井噴狀態。中國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設計靈感推出的“鳳冠冰箱貼”,自2024年7月至今累計銷售超53萬件;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採用傳統琺瑯描色工藝搭配玻璃漆上色的“天宮藻井冰箱貼”自2024年10月至今銷售近2萬件……外形精美、內涵豐富的文創產品推動了文化消費的升級,得到有力保護的文化遺產也為這些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創作靈感和豐厚內涵。
得益於中國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範圍不斷擴大,入境免簽國家名單持續擴充、時限不斷延長,來華航線、航班數量陸續增加,“China Travel”(中國遊)成為國際網路熱詞,“打卡中國”火爆全球社交媒體。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12月17日發佈公告,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並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2025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入境旅遊市場值得期待。”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當前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實現超預期增長,中國入境遊市場整體穩步進入快速復蘇新階段。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