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經濟觀察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石化首次發佈《世界能源展望2060》報告
发布:2024-12-25

近日,中國石化首次發佈《世界能源展望2060》。報告創新研究方法,更好地進行近期預測和中長期展望。根據報告,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將於2045年前達到峰值267.1億噸標煤,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上升至2060年的51.8%,能源消費增速逐步放緩,到2060年為252.5億噸標準煤,屆時油氣共計占比為35.7%。預計石油消費於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46.6億噸,雖然消費重心逐步從交通領域轉向工業原料領域,但在交通領域,2060年石油仍以40%左右占比保持第一交通能源地位。非化石能源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氫、CCUS、新型儲能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補充和保障,氫氣消費於2060年超過3.4億噸,全球氫氣消費中的能源用途占比將從2023年的2%左右大幅增至2060年的近50%;CCUS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30、2060年,全球CCUS的二氧化碳捕集量將分別達到1.1億、47億噸。

中國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研究成果顯示,在“強慣性”和“新動能”共同作用下,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在2030年後進入平臺期,峰值規模68-71億噸標煤,其中,石油消費總量雖然受到新能源汽車的衝擊,但在化工用油增長的支撐下,預計將於2027年前達峰,峰值上限不超過8億噸;受工業領域氣代煤、燃氣發電和LNG重卡等影響,天然氣消費重回中高速增長,預計“十五五”再增1100多億立方米,2035-2040年進入平臺期。非化石能源方面,其正在成為中國能源增量主體,遠期將成為能源供應主體,預計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將超過化石能源發電量、增至8.4萬億千瓦時,“十五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增至27%,終端能源消費轉型逐漸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在此背景下,中國能源消費與碳排放正在“分化”,預計能源活動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從當前的106.6億噸增至峰值108億~112億噸,確保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中國能源供需結構將更“綠”、韌性更強。《2025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面臨增長動能放緩和不確定性增加的雙重挑戰,全球GDP增速預計仍將保持3.2%。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內生動力逐步增強,預計2025年GDP增速為5.0%左右。中國能源供需結構將更“綠”、韌性更強,天然氣與非化石能源供需增速遠超傳統能源。中國煉油規模增長接近尾聲,2025年煉油產能大體達到9.6億—9.7億噸/年的峰值水準。中國化工市場運行壓力仍存,烯烴與芳烴產業鏈產能過剩,大宗化工品產能持續高位。2025年,創新將成為推動中國能源化工行業科技水準質的飛躍的第一動力,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依託,助力能源化工行業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邁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伍德麥肯茲亞太區煉油總監Sushant Gupta,道瓊斯全球能源與化工副總裁Steve Lewandowski,KPLER董事長Jean Maynier、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錢興坤,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能源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震,中國化工資訊中心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綜合辦公室主任李永亮等7位專家學者,聚焦能源化工行業當前形勢及發展趨勢、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就宏觀經濟進行了專題分享,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青年專家還分享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涵蓋國際油價、油氣並購、氣電發展、生物航煤、人工智慧等多個方面。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英國就電動汽車銷售目標徵求業界意見
下一篇:中國職業教育新動向——新增高科技專業
相關推荐
  • 達契亞推出1.5萬歐元微型車原型,挑戰中國低價電動車
    链接阅读
  •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链接阅读
  • 德國經濟部將 2025 年經濟增長預期小幅上調至 0.2%
    链接阅读
  • 英特爾與英偉達交易如何助力其下一代晶片製造
    链接阅读
  • 日產汽車研究中國供應商成本競爭力,探索全球推廣模式
    链接阅读
  •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稱人工智慧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链接阅读
  • 德國默茨為英偉達超級電腦揭幕
    链接阅读
  • 惠譽評級稱,烏克蘭人將繼續支撐波蘭勞動力市場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