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河北張家口滑雪,在黑龍江哈爾濱看惟妙惟肖的冰雕,去內蒙古呼倫貝爾體驗冰雪那達慕的熱情狂歡,赴四川阿壩州的四姑娘山攀冰……寒冷的冬日,冰雪旅遊“熱”力十足!
近日,在哈爾濱舉辦的2024年“冬日勝景”中國冬季旅遊宣傳推廣活動暨歡樂冰雪旅遊季啟動儀式上,中國文旅部發佈12條2024—2025全國冰雪旅遊精品線路。各地推出的豐富多彩的冰雪旅遊產品和專案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無論是在雪道上體驗運動激情,還是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欣賞冰雕雪塑;無論是順河漂流看霧凇美景,還是感受各具特色的冰雪民俗……冰雪掀起的這場文旅消費熱潮,夠勁兒!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為冰雪產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注入信心。不斷升溫的冰雪旅遊市場為遊客帶來了哪些新玩法?為業界提供了怎樣的新機遇?
冰雪遊產品不斷“上新”
身著滑雪服、戴著雪鏡、腳踏雪板飛馳而下……在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來自五湖四海的滑雪愛好者,盡情享受在雪道上飛馳的自由和暢快。“亞布力滑雪場的雪道體驗很好,真是不虛此行!”來自廣東的遊客李娜近幾年喜歡上了滑雪運動,每年冬天她都要去一些北方城市體驗不同的冰雪樂趣。“我下一站要去雪鄉看雪景,感受夢幻的白色童話世界。”李娜說。
冬日來臨,各地迎來冰雪旅遊熱潮。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的滑雪場陸續開板,吸引滑雪愛好者紛至遝來。中國“最北滑雪場”黑龍江漠河北極滑雪場周邊的民宿早已熱鬧起來。“今年預訂房間的客人比去年多。我們這裏的雪場開滑時間早、雪季長,遊客來的也早。”途家民宿房東程誠說,為了迎接各地遊客,他升級了民宿服務,並將觀賞北極光、看霧凇、旅拍等融入自己設計的旅遊路線中。
從各平臺發佈的數據看,冰雪遊關注度持續上漲。11月以來,同程旅行平臺冰雪遊相關搜索熱度環比增長超過3倍,延邊、烏魯木齊、齊齊哈爾、阿壩和吉林市成為冬季冰雪遊黑馬目的地,這些城市冬季旅遊熱度同比增長均超過60%。途牛發佈的報告顯示,哈爾濱、瀋陽、長春、烏魯木齊、大連、北京、阿勒泰、牡丹江、張家口、張家界位列中國冰雪旅遊熱門目的地榜單前列。
去年曾是“頂流”的哈爾濱,今年同樣收穫了很高的關注度。據介紹,今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繼續“寵粉”,超級冰滑梯的滑道增加至24條,在冰雪景觀打造上再添新景,在配套服務和遊客體驗上也將下足功夫。
除了哈爾濱,吉林長白山天池、霧凇長廊,黑龍江牡丹江雪鄉童話世界、漠河白樺林等地也吸引賞冬者一路探尋。各類新奇創新的玩法俘獲了一眾遊客的心——在吉林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遊客可以乘雪地摩托體驗野雪穿越,也可以在霧凇漂流中盡覽銀白林海的奇幻美景。在瀋陽東北亞國際滑雪場,以牛仔小鎮、霍比特城堡、魔法森林為基礎打造的特色遼寧雪鄉,設有馬鹿樂園、香蕉船、冰上樂園、成人越野車等十餘個專案,豐富了遊客的遊玩體驗。
感受各地冰雪文化的獨特魅力
阿爾山·天天冰雪那達慕、滾冰節、不凍河漂流賽、“天路冰雪·秘境穿越”越野車穿越……內蒙古的冬日冰雪活動充滿了豪情。在呼倫貝爾大草原·莫爾格勒河景區,激情四射的射箭、博克引得遊客紛紛喝彩。在這裏,雪地足球、冰地嘎拉哈、駱駝扒犁等活動精彩紛呈。走進蒙古包,喝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欣賞旋律悠揚的馬頭琴演奏,遊客可以感受到無垠雪原上農牧民們的熱情好客。
民族文化與非遺融入冰雪旅遊,形成了獨具當地特色的冰雪文化,也展現著當地人千百年來與冰雪共生的生活智慧。在內蒙古,鄂倫春族冰雪“伊薩仁”、莫力達瓦冰釣、敖魯古雅遷徙等民俗活動盡顯文化魅力。在遼寧,體驗太子河冰面“冰嬉”,看遼河捕魚工做出的“冰燈”,剪一手“冰雪”非遺窗花,冰雪與東北文化、鄉村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形成文化“新名片”。
“加強冰雪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讓冰雪運動與地方文化融合發展,民俗節慶、城市人文、傳統歷史文化讓冰雪旅遊更加有趣。”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授鄭群明指出。
而南方的冰雪文化,則呈現出不一樣的風采。在安徽賞黃山雪景、領略雪韻徽風的魅力,去貴州六盤水體驗世界緯度最低的滑雪場,在四川西嶺雪山看雲海起伏,體驗圍爐煮茶、溫泉養生……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南方的冰雪旅遊也漸漸熱起來。
“與北方相比,南方的冰雪旅遊體驗更傾向於休閒度假,戲雪樂園、冰雪度假小鎮等營造出了濃厚的遊玩氛圍。”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韓元軍指出,如今,很多傳統冰雪旅遊目的地的主要客源都來自南方,南方冰雪旅遊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浙江安吉的江南天池滑雪場,壯美的天池與秀美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讓滑雪者享受不一樣的滑雪體驗。廣州熱雪奇跡滑雪場則是很多周邊遊客體驗冰雪運動的首選,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廣州熱雪奇跡滑雪場遊客將突破100萬人次。
近日,銀裝素裹的重慶南川區金佛山景區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拍照。“我們在這裏看冰瀑、賞雲海、體驗滑雪,還品了美食、泡了溫泉,這趟旅程收穫滿滿。”遊客李女士說。
在這裏,高山氣候造就了獨特的南國雪原風光,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瀑奇觀,讓人流連忘返。據瞭解,南川金佛山冰雪季不僅開放了古佛洞北環線、林海雪原等冬季遊覽路線,還開展了趣味冰雪運動會,以及雪地轉轉、雪地摩托、雪地飛碟等戲雪專案,讓遊客盡享冰雪樂趣。
進一步延伸冰雪經濟產業鏈
“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太讓人激動了!”近日,在張家口崇禮國家跳臺滑雪中心,2024—2025賽季國際雪聯跳臺滑雪女子世界盃吸引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觀賽,現場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
從冬奧會、中國冬運會到即將在哈爾濱舉辦的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各類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點燃了“三億人上冰雪”的熱情。此外,各地滑雪、速度滑冰等一系列精彩賽事牽動無數觀眾的心,也讓“跟著賽事去旅行”再次成為時尚。
驚險有趣的冰雪戶外運動同樣吸引了眾多冰雪體育運動愛好者。在四川阿壩州的四姑娘山,徒步、穿越、攀冰等特色戶外專案一直深受遊客歡迎,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攀冰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戶外運動愛好者。
“專門來到各個冰瀑體驗攀冰的遊客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我們也設置了各類初高級專業培訓課程,以滿足不同水準遊客的需求。”四川省雪山之巔戶外運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餘強說,“今年,我們還將在傳統攀冰專案中‘上新’不同玩法,新增‘搭冰橋’等專案,增加多元體驗。”
冰雪旅遊火熱,讓“冷資源”持續釋放“熱效應”,不僅帶動周邊餐飲等消費,也帶動了冰雪裝備等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延伸了冰雪經濟產業鏈。
近年來,中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迅速,冰雪裝備器材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約300家增至2023年的900家左右。在奧運遺產再利用方面,中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承載了各類賽事和普通群眾的運動需求,不僅保留了深受“雪友”喜愛的海陀穿越、彩霞雪道、岩石雪道,原用於北京冬奧會的滑降訓練道“瑞雪大道”首次向公眾開放。
近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從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發展、完善冰雪經濟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促進和擴大冰雪消費等方面提出多項舉措,為冰雪經濟發展再添一把火。意見特別提出,鼓勵各地利用公園、步道、城市廣場等公共用地建設群眾身邊的冰雪場地,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建設冰雪場地,深入推動冬奧場館賽後利用和多季節運營等。
韓元軍指出,進一步推動冰雪產業融合發展,要整合相關資源,不斷延長冰雪產業鏈,衍生更多旅遊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如利用科技元素搭建獨特的冰雪場景,利用“國潮熱”助力民族冰雪品牌發展等。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冰雪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包括冰雪裝備出海、冰雪入境旅遊、冰雪賽事國際化等,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