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ytaal Angel 報導 由於巴西和越南的惡劣天氣,全球咖啡價格飆升至近50年來的最高點,迫使雀巢等烘焙商提高價格,消費者也在生活成本危機中尋找更便宜的咖啡。
價格飆升將使今年有收成的農民受益,但也對貿易商提出了挑戰,因為他們在交易所面臨著高昂的套期保值成本,而且還要爭先恐後地接收他們預先購買的咖啡豆。
是什麼推動了價格?
由於巴西和越南惡劣天氣造成的生產問題,三年來全球供應一直滯後於需求。這導致庫存枯竭,推動 ICE 交易所基準價格達到每磅 3.36 美元的峰值。
上一次咖啡價格達到如此高點還是在 1977 年,當時大雪摧毀了巴西的大片種植園。不過,當時對消費者的衝擊要大得多。如果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1977 年的每磅 3.36 美元相當於今天的 17.68 美元。
與此同時,專家們預測今年的咖啡產量又將乏善可陳。
巴西生產著全球近一半的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用於烘焙和研磨的高端咖啡豆),今年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之一。
雖然 10 月份終於迎來了降雨,但土壤濕度仍然很低,專家們說,咖啡樹葉子長得太多,開花結果的櫻桃卻太少。
在越南,用於製作速溶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約有40%產自該國,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嚴重乾旱之後,自10月份以來又迎來了過量降雨。
諮詢公司 StoneX 預計,明年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產量將下降 10.5%,降至 4000 萬袋,而羅布斯塔咖啡產量的增加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一影響,從而使該國的總產量減少 0.5%。
在越南,到 2025 年 9 月底,全年產量可能減少 10%,這將加劇全球羅布斯塔咖啡的短缺。
貿易商為何擔憂?
由於咖啡價格飆升、套期保值成本過高和交貨延遲,巴西貿易商 Atlantica 和 Cafebras 正在尋求法院監督下的債務重組。
如果談判不成功,法院監督下的債務重組將導致破產。
從 Atlantica 和 Cafebras 等當地供應商購買咖啡豆的貿易商通常會在期貨市場上做空,以對沖實物市場風險。
由於擔心可能再也買不到實物咖啡,許多貿易商正在平倉已經虧損的期貨空頭頭寸。
平掉空頭頭寸需要買入或做多期貨,這反過來又會推高價格。
期貨價格的上漲又會推高交易商為防止交易虧損而必須支付的追加保證金或首付,從而給該行業帶來更大的壓力。
對烘焙商和消費者的影響
咖啡價格飆升是烘焙商面臨的一個問題。
全球最大的咖啡公司雀巢公司的老闆今年早些時候下臺,原因是董事會對價格上漲導致的銷售疲軟和市場份額損失越來越不滿,這促使消費者轉而購買價格更低的品牌。
烘焙商往往會提前數月購買咖啡,這意味著消費者很可能會在 6 至 12 個月內看到價格飆升。
外出就餐的消費者對如今的價格上漲感受較小。
像星巴克這樣主要面向咖啡館銷售的烘焙商應該會好過一些,因為全球咖啡價格只占咖啡館一杯典型的 5 美元咖啡總價的 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