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國家醫保局在江蘇蘇州正式啟動全國醫保個人帳戶跨省共濟功能。在現場,杜女士通過自己的“醫保錢包”給身在河南的父親轉賬500元,身為杜女士醫保共濟人的父親即時收到款項,用於看病就醫。
據介紹,在中國國家醫保局統籌推動下,目前,江蘇、河北等9個省份31個統籌區,已正式上線醫保個人帳戶的跨省共濟功能,打破個人帳戶原有地域限制,進一步擴大其使用範圍。這對提升廣大參保群眾及其家庭的保障水準、合理化配置資源都將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2021年中國國辦印發檔,將職工醫保個人帳戶使用範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今年7月,中國國辦再次印發檔,進一步將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親屬的範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醫保個人帳戶年收入及支出均超6000億元,當年醫保個人帳戶結存累計約1.4萬億元。近年來,中國醫保部門持續推進醫保個人帳戶改革,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國職工醫保個人帳戶支出占收入比例從2019年的81%提高至2023年的96%。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實現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省內共濟,23個省份已將共濟範圍擴大至“近親屬”,1—10月共濟金額達369億元。
一直以來,由於待遇政策、系統交互、資訊傳輸、數據安全等問題,醫保個人帳戶跨省、跨險種共濟存在諸多困難。中國此次個人帳戶跨省共濟的路徑探索,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臺,創新以“醫保錢包”為載體,用資訊化手段有效賦能醫保體制深化改革。
中國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跨省流動人口約1.5億,推進醫保個人帳戶跨省共濟,將有利於進一步用好用活醫保個人帳戶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有效減輕群眾負擔,提升保障能力。醫保部門將持續關注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呼聲,加快推進個人帳戶跨省共濟工作。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