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3日,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Carbon Brief)發佈一份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化石燃料發電量的減少,以及在清潔能源投資額達到創紀錄地飆升,中國的碳排放量最早可能從明年開始出現“結構性下降”。
“碳簡報”網站發佈分析報告截圖
英國《衛報》當天報導稱,這份分析報告稱,在今年1月政府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以後,中國的碳排放量有所反彈,但與此同時,中國的低碳能源也出現“歷史性擴張”,這遠遠超出了政策制定者的目標和預期。
今年9月,中國全年的太陽能和風能安裝目標已全部實現,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也已遠遠超過2025年占20%的這一政府目標。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首席分析師、該報告作者勞裏·米利維爾塔表示:“這些創紀錄的新增(低碳)能源幾乎肯定會在2024年推動(中國)化石燃料發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米利維爾塔指出,其中增長最顯著的是太陽能。僅今年一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就增加了210千兆瓦,不僅是2020年新增總量的四倍,也是美國今年太陽能總容量的兩倍。此外,中國今年安裝了70千兆瓦風力發電裝置,超過了英國的總發電量,預計中國今年還將增加7千兆瓦的水力發電能力和3千兆瓦的核能發電能力。
彭博社也援引米利維爾塔的話報導稱,僅中國今年新增的這些發電能力,每年就將產生約423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度)電力,這相當於法國的總用電量。
2023年9月30日,俯瞰寧夏西吉縣新營鄉月亮山發電廠,一臺颱風力發電機組屹立在山頂,源源不斷地輸送綠色電能。圖自IC photo
路透社稱,中方已經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但其新建燃煤電廠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對此,米利維爾塔認為,儘管如此,但中國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面的繁榮可能會使得中國碳排放量從明年起就下降。
“這是因為,這是第一次,低碳能源的擴張速度現在不僅足以滿足,而且超過了中國總體電力需求的平均年增長率。如果這一速度保持或加快,這意味著中國的化石燃料發電將進入一個結構性下降的時期,這也將是第一次。”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當地時間11月12日報道,威廉王子日前在新加坡出席其創立的“為地球奮鬥”環境獎第三屆年度頒獎典禮時,討論了未來該頒獎典禮潛在主辦國的事宜,考慮在中國舉辦。他認為,在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上,亞洲至關重要,“在考慮為地球未來而戰時,不能排除地球上的這一大塊地區”。
當地時間11月8日,新加坡,英國威廉王子和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參觀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圖自澎湃影像
路透社提到,本月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即將在阿聯酋迪拜舉行,中國在化石燃料問題上的立場預計將成為一大關注焦點。
據微信公眾號“生態環境部”11月2日消息,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將於11月4至7日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會談。雙方將圍繞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合作、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成功等深入交換意見。
據香港《南華早報》11月10日報道,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裏認為,中國對於其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持“認真”態度,並且計畫擴大清潔能源的規模。報導稱,10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發言時,克裏還表示,他對於三周後COP28會議取得成果的前景感到“樂觀”。
來源:中國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