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能源 > 文章内容 返回
AI浪潮下美國科技巨頭急需能源,地熱能炙手可熱
发布:2024-11-19

科技巨頭亞馬遜、微軟和穀歌簽署的核能協議在過去幾個月裏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但包括Meta和穀歌在內的幾家公司也在投資另一種低碳能源——下一代地熱能。

《自然》雜誌網站最近報導顯示,地熱技術正處於廣泛商業成功的“邊緣”。當地時間10月17日,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初創公司Fervo Energy獲得了美國政府的批准,擴大其在猶他州比弗縣建設的地熱電廠。該專案最終可能產生高達2000兆瓦的電力——與兩個大型核反應爐的產能相當。儘管達到這一點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該電廠已經在籌備中擁有400兆瓦的產能,並將準備好在2028年為穀歌的能源密集型數據中心和其他客戶提供全天候電力。

今年8月,另一家初創公司Sage Geosystems宣佈與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到2027年為Meta的數據中心提供高達150兆瓦的地熱能。

Sage、Fervo和其他全球公司正在競相開發地球深處不斷流動的熱量。與已經存在一個世紀左右的常規地熱能不同,這些專案不依賴自然溫泉;相反,它們創造了自己的溫泉。

這個過程包括鑽探一個深達數公里的井孔,那裏的岩石溫度約為200℃,並注入高壓的水和沙子。這會在岩石中製造裂縫,增加它們的滲透性,並創建一個可以持續提取的加熱水水庫,通過第二個井孔。然後使用熱的、加壓的水發電。

這種方法被稱為增強型地熱系統(EGS)。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就開始探索這一技術,但大多數專案未能提取出可觀的能源。

過去十年,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先進技術即更高效的岩石破裂和水準鑽探方法,增強型地熱系統取得了長足進步。得益於這些創新,人們將鑽探成本減半。

特別是水準鑽探對EGS的成功至關重要。此前,壓裂產生的裂縫更傾向於垂直走向。水準井孔能夠貫穿眾多裂縫,向岩石層中注入水或抽水。實際上,在設備方面,地熱運作與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有很多相通之處。

不過目前鑽探到數公里深度的業務非常昂貴,每個井孔的成本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儘管預計成本會下降,但下一代地熱能仍然預計比其他許多形式的能源更昂貴。但由於它在任何時候使用,這使得地熱能可以成為太陽能和風能等間歇性能源的互補能源。地熱能的主要的競爭對手將是其他昂貴的能源,如核能、生物質和氫能。

地熱能是否是一個經濟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將取決於地理位置。一般來說,鑽得越深,岩石就越熱,這也意味著成本越高。但是有些地方高溫岩層在地表附近就能找到,特別是在火山活動活躍的地區,或者地殼比平均值薄的地區。美國能源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西部比東部在地熱能上成本更低,更容易盈利。

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美國能源市場進行了情景模擬,他們發現地熱能在西部大部分地區可能比核能更便宜。但該研究的一個關鍵假設是,電廠可以回應需求波動上下調整電力發電。能否在不造成過度磨損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將是即將到來的設施的一個重大考驗。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9月中國減持26億美元美債,日本減持59億美元
下一篇:建了“星鏈”還要建“火星鏈”?馬斯克提出火星互聯網服務
相關推荐
  • 中核集團在核聚變能量導出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链接阅读
  • 美國將打造全球首座可移動核反應爐工廠,落戶“曼哈頓計畫”舊址
    链接阅读
  • 突破10000米,中國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邁出關鍵一步
    链接阅读
  • 中國能源基建“國家隊”在沙特攬下多個新能源大單,合同額超三百億元
    链接阅读
  • AI太耗電,美國電網不堪重負怎麼辦?馬斯克:儲能是解藥
    链接阅读
  • 垃圾填埋場成為清潔能源,美國巴爾的摩縣啟用太陽能發電場
    链接阅读
  • 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金力永磁、北方稀土等稀土概念股集體拉升
    链接阅读
  • AI耗電催化,核電股王者歸來!A股再掀漲停潮,港股美股漲不停歇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驚喜”來了!新凱來子公司萬裏眼發佈超高速即時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

2025-10-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2025-10-15

歐洲增長將保持穩定,但財政成本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中國貨輪首航北極抵達英國 運貨時間縮短一半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