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evin Yao和Ellen Zhang 報導 中國週五公佈了一項1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40萬億美元)的一攬子債務計畫,以緩解地方政府的融資壓力並穩定疲軟的經濟增長,因為中國正面臨著唐納德·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所帶來的新壓力。
這些措施與中國過去為重振經濟增長而採取的全面刺激戰略有所不同。這些措施的長期目標是修復市政資產負債表,而不是直接向經濟注入資金。
財政部長藍佛安表示,更多的刺激措施即將出臺,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可能不想在特朗普於1月正式上任之前動用所有武器。
作為對美國大選和貿易風險加劇的明顯反應,國家媒體中央電視臺報導稱,中國內閣週五批准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範圍,並將加強對貿易公司的支持。
但就目前而言,那些對財政大棒抱有猜測的投資者可能要失望了。
上海安方私募基金公司研究總監黃雪峰說。”如果從財政缺口的角度來看,這並不算大。”
“這筆錢是用來置換隱性債務的,這意味著它不會創造新的工作流,因此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並不那麼直接。”
地方政府面臨著高額債務和收入下降的問題,它們一直在削減公務員的工資,並與私營企業積累債務,從而扼殺了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加劇了通貨緊縮的壓力。
2021 年以來的嚴重房地產危機導致開發商從住宅用地拍賣中獲得的收入銳減,而住宅用地拍賣是各省市的主要資金來源,由此造成的資金緊張使中國 2024 年約 5%的經濟增長目標岌岌可危。
特朗普威脅要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超過 60% 的關稅,這令中國製造商惶恐不安,並加速了工廠向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轉移,這進一步給中國的長期前景蒙上了陰影。
出口商表示,關稅將進一步縮減利潤,並在此過程中損害就業、投資和增長。分析人士說,這些措施還將加劇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及其引發的通貨緊縮壓力。
在為期一周的議會會議結束時公佈的一攬子計畫包括在未來三年內將地方政府的債務限額提高 6 萬億元,新增資金將用於償還 “隱性債務”。該方案還允許各市在五年內將中國政府已批准的另外 4 萬億元債務用於同一目的。
中國政府用 “隱性債務 “來形容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的貸款、債券和影子信貸。
藍佛安說,截至 2023 年底,這些債務為 14.3 萬億元,政府計畫到 2028 年將其削減至 2.3 萬億元。然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截至 2023 年底,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的債務達 60 萬億元,占 GDP 的 47.6%。
將隱性債務轉為官方債務預計將在五年內為地方政府節省 6000 億元的利息。
UBP 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卡洛斯·卡薩諾瓦估計,中國需要 23 萬億元人民幣的一攬子債務計畫來減少未售出房屋的庫存和償還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
他說:”週五宣佈的措施 “將令市場失望,因為中國本質上需要更多。
更多支持
藍佛安還重申,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持國有部門購買未售出的公寓,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收回未開發的住宅用地,並為大型國有銀行補充資本金。
他沒有詳細說明這些措施的規模和時間,但這些措施將是為經濟注入財政活力的更直接方式。
澳新銀行(ANZ)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說:“缺乏直接的財政刺激表明,決策者將為特朗普 2.0 以後的影響留出政策空間。”
中國政府將 “加大力度 “支持製造業設備升級,並擴大針對購買家電和其他商品的消費者補貼計畫。
許多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加強消費刺激,尤其是在中國政府面臨華盛頓和歐洲其他國家對其出口產品徵收越來越高關稅的情況下。
低工資、高青年失業率和脆弱的社會安全網使中國的家庭支出低於 GDP 的 40%,落後於全球平均水準約 20 個百分點。
UBP 的卡薩諾瓦說:“我認為我們不會很快看到針對消費的直接財政刺激措施。”
他說:“我認為這需要更多的痛苦才能實現。在對特朗普總統的計畫有更好的瞭解之前,中國很可能會按兵不動。”
(1美元=7.1533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