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國產電動汽車拿下全球66%市場,但90%晶片仍依賴進口
发布:2024-10-20

據《經理人》援引研究機構Rho Motion的最新調查數據報導稱,2024年9月,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總計售出170萬輛電動車,創下新的銷售紀錄。其中,以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表現最突出,單月銷售110萬輛刷新紀錄,幾乎占全球市場66%的份額。

2024年初至9月底,全球共賣出1,150萬輛電動車,其中國市場銷量高達720萬輛,年增長率達35%,明顯領先於其他電動汽車市場。

相比之下,歐洲和北美市場表現疲乏,歐洲市場銷量同比減少4%,美國和加拿大市場雖然持續增長,但同比增幅僅10%。中國憑藉強大市場需求和快速增長的銷量,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頭羊。

儘管銷量及市場份額表現出眾,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卻面臨過度依賴進口晶片的問題。

逾九成晶片依賴外國進口

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迅速發展,但在汽車晶片這項核心技術,卻極度依賴國際半導體產業鏈供應。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超過90%晶片需從國外進口,計算和控制類晶片依賴度更高達99%,功率和存儲類晶片依賴度達92%。

諮詢公司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汽車晶片市場規模達到670億美元,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巨頭,如瑞薩電子(Renesas)、恩智浦半導體(NXP)、英飛淩(Infineon)、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就佔據了全球77%的市場。

雖然近年來國產汽車晶片產業也在快速發展,但在車規級MCU、碳化矽功率器件、智能座艙晶片、自動駕駛晶片等方面,仍大部分依賴於進口。

比如在車規級MCU市場,主要被英飛淩、NXP、Microchip、瑞薩電子、意法半導體等國外頭部廠商所佔據。雖然國內也有比亞迪、兆易創新、國民技術、小華半導體、雲途半導體等國產車規級MCU廠商,但是整體市場份額依然有顯。

芯科集成聯合創始人、資深技術市場總監王超曾在2023年的一場行業會議上就曾表示:“按照一些專業的評估機構,國產車規級MCU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應該是有3%-5%。但是按照我們跟客戶實際去溝通,比如南方某大小OEM/主機廠,雖然其研發能力也很強,什麼樣的國產MCU都願意去測試,但是實際上國產替代率也就1%左右。”

在目前中高端電動汽車所需的碳化矽功率器件方面,根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在2023年全球碳化矽功率器件市場,意法半導體(ST)以32.6%市占率位居第一,安森美(onsemi)則由2022年的第四名躍居第二名,市場份額為23.6%。緊隨其後的則是英飛淩(Infineon,16.5%)、Wolfspeed(11.1%)、羅姆半導體(ROHM,8%)。這前五大國外碳化矽功率器件供應商約占整個市場營收的91.9%。

在智能座艙晶片方面,近兩年國產廠商發展也很快,比如吉利旗下芯擎科技首顆國產7nm車規級座艙SoC“龍鷹一號”成功上車領克汽車;芯馳科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座艙SoC(X9E/X9M/X9),並被上汽榮威等部分車型採用;華為麒麟990A也被眾多的智選車合作企業的車型所採用,比如問界M7/M9、智界S7等;四維圖新旗下的傑發科技此前也宣佈,旗下座艙SoC AC8025已被國產自主品牌車型採用。不過,從整個市場來看,高通驍龍系列座艙晶片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

在ADAS/自動駕駛晶片市場,主要被英偉達、Mobileye和特斯拉(主要自用)等廠商佔據,市場份額約70%。不過,地平線、華為、黑芝麻智能國產廠商近兩年發展也很快。根據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車標配前視一體機計算方案市場,地平線拿下23.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僅次於Mobileye。在2023年標配NOA車型計算方案市場,地平線也拿到了35.5%的市場份額,僅次於英偉達,位居第二!

隨著智能駕駛級別的升級,車載攝像頭搭載數量在快速提升,而其汽車CIS(CMOS圖像感測器)的價值量最大。得益於國產CIS廠商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的持續提升,近年來在汽車CIS市場也獲得了突破。根據Yole Group的數據,在2022年汽車CIS市場,中國豪威集團拿到了27%的市場份額,不過排名第一安森美市場份額則高達42%,索尼約為14%。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持續發展,汽車晶片成本占比也越來越高,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

數據顯示,2021年,一輛傳統汽油車需要約900顆晶片,而一輛新能源汽車則需要約1500顆,增幅達三分之二。而隨著汽車智能化的進一步提升,所需的晶片數量將持續上升。賽力斯汽車總裁何浩也指出,2019年晶片成本占電動汽車總成本4%,但到2023年已經提高到了超過20%。而隨著汽車電池價格的下降,晶片可能將成為電動車最貴零件,導致中國對國外汽車晶片供應過度依賴問題又浮出水面。

提升本土晶片採購比例至20%

為解決晶片過度依賴進口問題,中國政府試圖推動汽車晶片國產化。據《日經亞洲》與市場研究公司集邦(TrendForce)報導,中國政府計畫2025年,將採購本國汽車晶片比例提升到20%~25%,獲多家中國國電動車廠商支持,如比亞迪(BYD)、上汽、東風汽車、廣汽和一汽等。

在今年6月的首屆中國(重慶)智能汽車基礎軟體生態大會暨第三屆中國汽車晶片高峰會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苟坪就曾宣佈,今年前5個月,中國電科、中國電子、華潤集團、中國中車集團共銷售了2.35億顆汽車晶片,三家汽車央企(一汽、東風、長安)共使用1.32億顆國產汽車晶片。

然而汽車晶片要求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特別在刹車、動力系統等安全性要求極高領域,中國廠商現階段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仍處於劣勢。即便如此,中國政府仍舊希望政策鼓勵中國企業提升技術,逐步降低對於進口晶片的依賴。工信部透露,目前政策屬獎勵機制,非強制性規定,讓中國企業靈活性高些。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暫時領跑全球市場,尤其銷量遙遙領先。但晶片過度依賴進口,成為產業發展瓶頸。如果能提升汽車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技術,有機會帶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邁向更快更強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芯智訊

上一篇:一天一個百萬富翁,馬斯克在大選前將每天隨機送出100萬美元
下一篇:全球首個AI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正式發佈
相關推荐
  • 美中官員在馬來西亞就出口管制和特朗普關稅威脅展開對峙
    链接阅读
  • 歐盟第19輪對俄制裁列單中企,商務部: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企權益
    链接阅读
  • 中國稀土集團:嚴格落實出口管制政策,依法合規開展工作
    链接阅读
  • “水下幽靈”問世!西工大研製透明仿生水母機器人:功耗僅28.5毫瓦
    链接阅读
  • 首個全國產!兆芯、聯想開天聯合打造AI教室:螢幕巧妙
    链接阅读
  • 擔憂的汽車製造商競相趕在中國稀土出口限期前完成採購
    链接阅读
  • 吉利聯合打造!全球首艘醇氫電動集散兩用船“遠醇001”號首航
    链接阅读
  • 已申請370餘項專利!全球首款水運“高鐵”來了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東盟峰會將接待特朗普,中美尋求避免貿易戰升級

2025-10-24

日本高市早苗面臨特朗普訪日帶來的國防抱負早期考驗

特朗普將赴韓國會晤習近平 作為亞洲之行環節

日本新執政聯盟計畫大規模支出,但不支持安倍經濟學2.0

2025-10-23

同花順前三季度淨利增85%,員工持股平臺已減持69萬股至少套現2.49億元

日本新首相將以皮卡車和大豆爭取特朗普支持

2025-10-22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